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兒少網路成癮/孩子總是離不開手機!什麼程度才是網路成癮?為何踏入成癮漩渦?背後原因全解析

Heho健康網/陳韋彤 2023.05.17 09:00

現在父母常觀察到孩子總是手機不離身,好像沉迷於網路世界中,但家長不理解,以為孩子只是想玩,其實孩童沉迷於網路中,往往不是單純的只是喜歡玩遊戲、看影片或看社群,背後是許多原因組成的,只有瞭解這些原因,才能幫助孩子脫離成癮。

家長發現,孩子一天花很多時間在手機上,無時無刻都沉浸其中,不免懷疑「我家孩子是不是手機成癮」?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同時也是臨床心理師的柯慧貞表示,用手機的時間長,其實不一定是成癮了,畢竟有許多職業都需要密切使用手機或 3C,因此究竟有沒有手機成癮,關鍵在於「過度使用,且造成身心健康。」

什麼程度才算是成癮?不能只用時間判斷!手機成癮三指標

指標一:角色功能損傷

何謂角色功能?柯慧貞解釋,身為學生的角色,人們需要去上課、學習;身為上班族時則需要工作;在家時需要與家人互動和溝通;在外時需要有些運動休閒娛樂。如果手機成癮,便可能拒學、不想上班、拒絕與任何人對話等行為,長期下來影響身心健康,就是所謂的角色功能損傷。

指標二:戒斷症候群

當一般人發現自己使用手機時間過長,是有辦法嘗試調整使用時間的,柯慧貞指出,如果開始限制不用手機,內心反而出現不安感、沮喪,即為戒斷症候群的表現。

指標三:耐受性低

柯慧貞解釋,耐受性的意思為「用越多才會感到滿足」,意思就是越是制止自己,卻發現需求量反而變更高。

為什麼會陷入手機成癮?父母過度保護也會造成成癮!

手機成癮屬於網路成癮的其中一個亞型,目前國際上只有「網路遊戲成癮」被列為確切的精神疾病診斷。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李宛臻分析,成癮背後的原因可以歸類在個人特質和外在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個人特質

  • 個性:挫折忍受度低、習慣逃避。
  • 身心疾病:憂鬱症、社交焦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李宛臻認為,因手機成癮來看診的孩子中,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傾向的比例挺高,這部分需要家長多加關切。她補充,ADHD 的孩子注意力較容易分散、喜歡嘗試新奇事物,而網路訊息變動快速,無論是遊戲畫面、社群資訊的更迭、訊息的回覆等,「網路帶給 ADHD 孩童快速與及時的感覺,因此容易吸引孩子目光。」

過去普遍認為,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應該是孩子很難專心於某一件事情上,比如手機看一看,馬上就會覺得無趣而離開,就如同他們面對靜態的活動時,容易感到乏味,便難專注於此。但李宛臻解釋,孩子是對手機的網路內容成癮,而非媒介本身,因此只要小小一個手機,就能吸引他們整天的注意。

外在環境

  • 家庭:家庭氣氛緊張(包含父母感情衝突、親子相處衝突、婆媳衝突等)、父母教養問題(過度忽視、過度保護)。
  • 學校:人際相處的困難、學習不順利等。

「現在兒少從一出生就可能接觸到手機,因此當父母給孩子手機的那一刻開始,就需要開始教育,與他們約法三章手機的使用,才能避免孩子失控。」柯慧貞強調,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非常關鍵。李宛臻補充,不僅父母過度忽視孩子會造成成癮,連過度保護也會。

李宛臻分享,門診中曾遇過一名青少年,在家卻總是沉迷在網路遊戲中,與父母則是完全沒交流。該個案家長的教養並非典型的忽視,而是家庭關係和樂,卻把孩子當成大寶寶一樣地溺愛,個案爸爸曾擔心孩子太沉迷網路而忘記喝水,甚至會將水杯遞到孩子嘴邊餵他喝。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任何事都交由父母打點,不難想像長大後,進入校園或社會時,面對挫折忍受度會比較低,因而遇到困難或不順利時,就更容易退縮在家裡,甚至進一步沉迷網路了。李宛臻也認為,外在環境的影響不只造就兒少網路成癮,許多心理問題都是因此而出現,家長不能只看到「網路成癮」一個問題,而忽略了其他影響。

諮詢專家: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柯慧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李宛臻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兒少網路成癮/網路成癮症狀你中了嗎?成癮是「從嘗試到習慣」的歷程 治療、診斷方式一次了解

兒少網路成癮/不希望孩子一回家都不講話、只看手機?2 關鍵讓兒童、青少年學會正確用手機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