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一名68歲男性,匆匆忙忙地從停車場快步走到診間,因看診時間接近了,診間外有血壓計,立即坐下來量測血壓,血壓竟然高到190/100毫米汞柱,他有點納悶,平常在家裡血壓都在130/80以下。另一名70多歲女性,較早到醫院,好整以暇地坐在診間為,已經休息了半小時,平常在家收縮血壓大都在110~120之間,從來不高,但每次到醫院量測收縮壓總是會上升到160~180,雖然血壓這麼高,但並沒有不舒服,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在醫院量血壓都會這麼高。病患到診間後,跟醫師詢問,為什麼我到醫院血壓就特別高,在家就正常,是所謂的白袍症候群嗎?
白袍症候群是甚麼?臺北榮總新竹分院洗腎室黃政斌主任表示,病患一到醫院血壓就飆高,然而在家裡量血壓卻是正常的,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白袍症候群」。這樣的現象,可能來自病患的緊張,只要來到醫院就有莫名的恐懼,看到醫師或護理人員就緊張,或擔心要抽血,或擔心病情不好,尤其在疫情期間,來醫院就擔心接觸到確診的病患,所以到醫院一量血壓就飆高。除此之外在醫院血壓偏高的因素可能還來自病人到醫院門診時都很倉促,或從停車場或公車站走到診間前,常常沒休息,馬上就在診間外量血壓,或是坐下來背後一群人排隊催促著量血壓的壓力。
黃政斌主任表示,過去醫療指引所建議的標準的診間血壓(自動化診間血壓監測 (automated office blood pressure,簡稱 AOBP) 。原則上,在測量前,病人至少要處在休息狀態下五分鐘。並且希望按照以下四個原則,簡稱EMAU:1.推薦使用標準化的自動血壓計。2.進行多次測量:測量三次,每次間隔一分鐘。3.數值取平均值:記錄三次血壓數值,取平均值。4.保持空間安靜:病人應該待在安靜不受打擾的診間量血壓 ; 沒有任何醫療人員在場,避免因緊張感造成高血壓 (例如:白袍症候群)。
黃政斌主任表示,以目前各醫院一般狀態,空間有限,病患數多,較難有一個完整安靜的環境來測量血壓,也無法讓病患多次的測量,因此近期台灣高血壓學會新版「高血壓治療指引」,建議是以「居家血壓」數值取代到醫院測量。
黃政斌主任表示,腎臟病病患容易因外在環境或活動後造成血壓的變動,為了能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按部就班正確測量居家血壓,做好相關紀錄,特別是就醫回診時,要記的記錄本或記錄單帶來,提供醫師參考,以讓醫師做血壓相關藥物調整的依據。(甚至有些病患直接記錄在手機line訊息,都能提供醫師很有用的訊息),正確的測量方式如下:1.正確量血壓時間:休息至少5分鐘時再量血壓,同時量2次。2.量血壓的正確姿勢:壓脈帶和心臟同高,最好是有靠背的椅子,坐著,靠背不翹腳。3.使用臂式血壓計:量手臂,不要量手腕。4.722原則:「7」: 一週量7天,「2」: 一天2個時段,早上起床,晚上睡前,「2」: 每個時段量2次,隔1分鐘量,然後平均。為了病患量測與記錄方便,建議就將兩次的資料一起登記起來,給醫師直接做參考。
黃政斌主任表示,不管有沒有蛋白尿,不管是早期還是晚期腎臟病,血壓的控制不良會增加蛋白尿的流失,也會加速腎臟功能的退化,給予醫師正確的居家血壓記錄,是腎臟病控制的第一步。
The post 標準居家血壓測量與記錄 醫:正確防治腎臟病第一步!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