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中鋼 館長跳車 賤內

世界島南緣地帶的雞肋/魯云湘

台灣好報/claire 2023.05.12 22:00
新聞圖片

魯云湘(自由撰寫人)

南亞次大陸近年來的整體局勢,隨著完成軍改後的中國趁著崛起之勢向大海發起挑戰之際,美國與印度達成阻抗中國的共識而形成的印太戰略聯盟,但在經歷阿富汗反恐戰爭的失利,以及俄烏戰爭拖延至今的局勢下,讓全球逐漸明白所謂的印太戰略,只不過是建立在維持美國國家利益的策略,而不是謀求南亞利益的政策,遂使美國失去了在南亞的優勢地位。

而中國與巴基斯坦,從1951年建交至今的兩國,其共通之處,除了皆是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立,亦都受到長期壓迫的國家(成立於1949年的中國人民政府,長期受到國民政府壓迫;獨立於1947年的巴基斯坦,受到大英國協及印度的壓迫),或許就是在如此相似的背景環境下,造就了兩國之間的情誼堅定如山,不易遭外界影響有所動搖。

「人口爆炸的隱憂」
1950年代,全球人口僅為35億。當時的學者便提出僅告世界將面臨人口爆炸增長的危機,但沒想到卻引發綠色革命,因改良糧食的耕種方式而提升產量收成,加上國際組織的成立以及NGO的幫助下,世界人口得以穩定增長。

在人口數量過多的國家,其政府首先考慮的不是如何控制人口增加,而是如何讓人民有飯吃、能吃飽。所謂飽暖思淫慾,造成一個國家動盪不安的因素有很多,但絕大多數脫離不了人民的溫飽問題。在全球各國的歷史上,有多少戰亂災禍是因為糧食不足而發生的,筆者也不便在此逐一詳述了。特別是如今在權力逐漸低落式微、資訊透明便捷、致力於全球化的時代,已不能像過去的歷史一樣,透過戰爭的方式來達到消弭人口的目的。

正當筆者撰寫此篇之際,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排名順序已經更變,由原先坐擁第一的中國(14.26億人口),至2023年4月為止已被印度所取代(14.28億人口)。而與中國不同的印度,因為種姓制度的存在(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及首陀羅)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使的全民的教育知識水平不僅在中國之下,兩國的人均GDP更是差距約在6倍左右(計算至2022年為止,中國約為12,700美元,印度則為2,300美元)。

上述的數據代表著什麼含意?我們都清楚,雖然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是影響該國勞動力的重要數據,但勞動人口與國家經濟並非成正比的,而是要看該國的是否有足以支撐勞動人口的經濟政策。雖然印度的勞動人口在2022年已達到60%,但落後的環境除了無法吸引外資注入,更讓國內的菁英不斷離開,而使國家陷入停滯不前的惡性循環危機。

「不易變動的南亞地緣政治」
俄烏戰爭的例子告訴全球,中國與俄羅斯就算沒有歐美各國的經濟貿易,也能透過世界島內部的交通網來紓困國內經濟。印太戰略的漏洞告訴印度,就算將世界島的邊緣地帶防守的密不透風,也無法漠視巴基斯坦就是中國在南亞地區的突破口。

此時的印度,面對與中國爭奪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脈,不是邊境問題而是來自水源供給的問題。但這問題是可以坐下來談判解決的,而國內的經濟、環境與教育等才是印度當前迫切解決的問題。雖說人口可以透國移入他國而解決,但能成功移入的肯定多為高知識的菁英份子,而遺留在國內的問題仍舊沒有解決,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

美國的野望是利用印度防堵中國進入印度洋,而印度的希望是美國能在經濟上提供更多的資源。但印度本身除了能提供財經數理的人力資源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特點可以吸引歐美各國,西方社會甚至要求印度廢除種姓制度,提升國內人權。當然這種要求印度是不會答應的,因為這會嚴重打擊到國家根本及社會結構,已經屬於介入國內政治的範疇了。

在面對中俄兩國加深合作夥伴關係,以及中巴持續加深軍事合作的情況下,能否繼續支持美國的印太戰略,或是轉向中俄靠攏,其關鍵點或許在於,不危及印度國內政治的條件前提下提供援助,才有可能獲得其合作的機會。但在中美雙方較勁的當下,南亞次大陸對兩國而言,與其花費大筆資金投入這搖擺不定的地區,還不如持續加深與自己友好的國家,更符合自身的國家利益。 (圖片翻攝網路示意圖)

世界島南緣地帶的雞肋/魯云湘〉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台灣好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