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立夏人體心火旺盛!養身重於保養心氣 多補水分防中暑

NOW健康/ 2023.05.06 08:59
新聞圖片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隨著「立夏」來臨,天氣明顯炎熱,雷雨漸增,萬物開始旺盛,代表正式進入夏季!中醫師周宗翰表示,中醫裡有「春養肝,夏調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生學說,由於夏天屬火,每到這時人的心火也最旺,是「養心」的關鍵時期。


中暑勿輕忽! 太熱心肌梗塞恐上門


立夏過後氣溫節節高升,民眾若不適時補充水分,常會發生暈眩、昏倒等中暑症狀,周宗翰指出,氣溫飆高時,人體水分流失快,血液變的濃稠,容易產生血栓,堵塞腦部就變成中風,阻塞心臟或血管將會引起狹心症或心肌梗塞。另外,人體處於37、38度高溫環境下,體溫會跟著攀升,這時皮下血管擴張,回到心臟的血流量變多,心跳會加快,心臟必須打出更多血液,以充填擴張的血管,恐增加心臟負擔。


外頭天氣熱到讓人受不了時,大家待在室內就會開冷氣降溫,周宗翰透露,人體在室外接受大太陽曝曬,如果突然進到冷氣房,容易影響心血管,導致中暑或造成心臟負荷,因此,建議出入冷氣房前先在陰涼處做緩衝,擦完汗後再進入冷氣房內。另外悶熱的天氣,人的情緒容易煩躁、焦慮,緊張抑鬱的情緒也會導致心血管事件的機率上升。


中醫理論的心與西醫解剖的心不盡相同,中醫的心除了調節心血系統,更負責維持神經系統及外在表現精神狀態。周宗翰說,天氣熱時心臟承受的比平時更大的壓力,儘管西醫檢測儀器還未發現異常,中醫卻可能發現心肺循環出問題或肺氣不足。當宗氣化生乏源,則血液運行乏力,患者就會伴隨咳嗽,胸悶易喘、呼吸困難,這是立夏時常出現的症狀。


高壓工作者易心煩少寐 水攝取不足影響排便


立夏時節,有些患者會出現不明原因失眠,周宗翰透露,這類型的人傍晚時容易覺得疲倦無力,可能是長期處於壓力緊張的環境,若交感神經過於興奮,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時夏天太熱導致血液粘稠,血液流暢性降低,由於心主血脈而統一身之血,心藏神,思慮過度時,心血暗耗則導致神不守舍,臨床上就會出現心悸、心煩、少寐、多夢。


▲立夏時常有些人會失眠,中醫師周宗翰說明,當民眾思慮過度時,心血暗耗則導致神不守舍,臨床上就會出現心悸、心煩、少寐、多夢的情況。(圖片來源/ingimage)


另外,周宗翰提到,民眾在夏日水分攝取不足時,常常會有排便習慣改變、便祕等情況,在中醫觀點來看,心和小腸是相表裡的,心臟跳動的同時,頻率也會影響腸胃系統。而心與脾為子母臟,心臟跳動的速率快慢不定,將影響排便規律,導致有時便祕、有時拉肚子的狀況,如果便祕則更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容易產生血壓不穩定導致心臟疾病的風險提升。


民眾可多拍肺經 活絡血液循環


中醫認為心為君主之官,也就是說心相當於一國之君,是人體五臟六腑的主宰。周宗翰宣導,心主火,夏主熱,心與夏天有同氣相求的特點,因此中醫有「暑氣通於心」的說法。民眾平時可以多拍打兩臂手肘處,此處為肺經、心經和心包經所經過之處,拍打可促進血液循環、活化免疫系統、穩定心臟節律,


關於立夏養生方式,周宗翰建議民眾,天氣正熱的時候不要在戶外曬過頭,一定要充分補充水份,不能等到很渴才喝水。雖然運動有益健康,但氣溫高時應有所節制,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最好能隨時監控心跳,並在運動前先喝水,運動每20分鐘再喝水1次,才不易誘發心臟病發作的危險。


最後,周宗翰強調,民眾平常一定要補充足夠的水分,保持排便通暢,畢竟當便祕時,排便過度用力,恐使心肌耗氧量急劇升高,極易誘發心絞痛,另外,多吃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香蕉等,也有利於通便。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毛小孩愈來愈胖吃多喝多尿多 恐內分泌異常1疾病惹禍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