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從椅子上站起來痛到唉唉叫!西洋針灸成痛痛族福音

今傳媒/今傳媒 李祖東 2023.05.05 15:42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印尼華僑吳先生過年前確診新冠肺炎後體重增加了20公斤,某次長途搭車後左側臀部到膝蓋痛了逾一個月。在印尼嘗試過針灸按摩及吃止痛藥都沒效。經友人推薦到七賢脊椎外科疼痛中心接受「高頻熱凝療法」後一周疼痛完全改善,同時搭配心臟內科的減重藥物減輕腰椎的負擔,吳先生形容治療過程:「熱凝療法就像是西洋針灸,插第一針時有點緊張但第二針就不會,醫師說療效改善程度因人而異,我做完後一週就完全改善。這次七賢脊椎外科的「高頻熱凝療法」和減重經驗大幅改善我的生活品質,我會推薦給印尼的朋友」。

吳先生表示,某次長途搭車後開始從大腿痛到膝蓋,「尤其是要從椅子上站起來時,痛到唉唉叫」,在印尼嘗試過針灸及吃止痛藥都沒效,甚至還找了一個巫師按摩,結果一點效果都沒有。回台灣後經友人推薦到七賢脊椎外科暨疼痛中心由楊子旻副院長透過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的椎間盤凸出,因尚未到需開刀的程度,吳先生接受高頻熱凝療法後才得以恢復正常生活。

楊子旻副院長表示這名患者的腰薦椎椎間盤壓迫神經導致左側坐骨神經痛;但是未達開刀的必要性,透過像是西洋針灸的門診手術「高頻熱凝療法」,特色是能減輕疼痛、安全、免住院免全身麻醉,未破壞神經達到阻斷痛覺,原理是使用電燒針進入患部,透過電磁波產生定溫42度的熱,每秒刺激疼痛點兩次,每次20毫秒,持續作用在神經組織上,經由分子運動,摩擦生熱,即可誘發磁場內的組織細胞進而產生熱凝效應,造成適度的神經熱凝,達到阻斷疼痛的療效。除了坐骨神經痛,頸部疼痛、五十肩、網球肘、背痛、下背痛、尾椎痛、關節疼痛、足底筋膜炎、脊椎手術後疼痛等也是適應症,上述疾病若藥物治療及復健效果不彰亦建議到疼痛門診請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以達到精準診斷及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楊子旻副院長提醒做完「高頻熱凝療法」治療仍需注意維持理想體重,保持正確姿勢以及避免搬重物,身體出現任何部位的疼痛建議到醫院疼痛門診做進一步檢查並與醫生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