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過馬路總是比小綠人慢?小心是量不出的高血壓「肺動脈高壓」!

今健康/今健康 2023.05.05 16:55

今健康/陳宇恩

肺動脈高壓不自知,女子30歲心衰竭!4年前的小瑩正好30歲,在結束日本蜜月行回台不久後昏倒送醫,經醫師診斷為「心臟衰竭」;進一步檢查發現,引發心臟衰竭的元兇是「肺動脈高壓」。這才知道,她先前食慾不振、雙腳水腫像「麵龜」、異常喘等症狀,並非工作太累、腎臟出狀況,而是肺動脈高壓的警訊!

居家量不出的高血壓   不治療恐成心臟癌症

高雄榮民總醫院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暨重症醫學部黃偉春主任指出,一般人居家測量的血壓,是從左心臟流出、血流衝擊血管壁的壓力,而血液回流至右心臟的肺動脈壓力則需就醫做進一步檢查。正常人休息時平均肺動脈壓為14 mmHg(毫米汞柱),一旦超過20毫米汞柱即為「肺動脈高壓」。

值得注意的是,肺動脈高壓若未接受治療,病友確診後3年存活率不到4成,致死率高於癌症,因此又被稱為「心臟的癌症」!

症狀不具特異性   發病到確診耗時久

肺部是全身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地方,當右側心臟無法有效將足夠的血液輸送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長期處於缺氧狀態,容易出現疲倦、呼吸容易喘、運動時呼吸困難或運動耐受度變差等症狀。然而,這些症狀並非肺動脈高壓獨有,即使醫師也不易診斷,早年外國研究顯示,從出現病徵到確診,平均要花3.9年。

肺動脈高壓種類與成因多   近半數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

黃偉春主任指出,肺動脈高壓成因多樣,除了不明原因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部分肺動脈高壓多是因為其他疾病續發導致,包括自體免疫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愛滋病、肝硬化等。另外,不當使用特定藥物或毒物,也可能引發肺動脈高壓。

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中心肺高壓介入醫學科吳懿哲主任進一步表示,在馬偕醫院的肺高壓特別門診當中,將近一半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就像今年45歲的紅斑性狼瘡病友小芷,剛開始發現異狀是在快步走去接電話時發現,只是一小段路竟然有點喘。當時隱約覺得身體有狀況,後來是連爬半層樓樓梯,都喘得不得了,甚至胸痛,就醫檢查才確認為紅斑性狼瘡併發「肺動脈高壓」。

早期診斷、早期合併治療   治療目標「紅燈」變「綠燈」

肺動脈高壓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只要早期診斷、即時介入治療,都是可控制的慢性疾病。不過,還需特別注意定期風險評估,依據病友狀態、調整藥物,目標是讓患者保持在「綠燈」,也就是低風險狀態,不僅維持生活品質,同時降低死亡風險。

在治療方面,近年肺動脈高壓合併治療已是國際趨勢。醫師會依據確診時的風險狀態,決定合併2種或3種藥物治療。一旦治療反應不佳或治療期間狀態變差,再進一步增加或改變用藥。

過馬路走輸小綠人   合併5症狀當心肺動脈高壓

該如何評估肺動脈高壓病友的風險狀態?吳懿哲主任指出,大致可從3大面向評估:包括患者症狀、運動耐受性以及右心功能。其中,運動耐受性常以「6分鐘步行測試」進行,如果於6分鐘內未能完成440公尺走路距離,便屬中等或高風險。資料顯示,紅燈區(高風險狀態)1年內死亡風險是綠燈狀態患者的4倍!

日常生活中,也可藉由小綠人交通號誌,為心肺健康把關!常人行走速率每秒在1.2公尺以上,政府設置交通號誌時,會根據馬路寬度、依每秒0.8公尺到1公尺步行速度計算小綠人的秒數,確保一般行人能通過馬路。

最後提醒民眾,若具有家族遺傳史、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或長期不明原因於活動時感到喘,一旦莫名出現「喘(呼吸困難)、咳(嗽)、血(咳血)、腫(下肢水腫)、暈(暈厥或頭暈)」5大症狀,或是運動耐受力明顯下降,過馬路走輸小綠人,應積極到心臟專科就醫診治!

《延伸閱讀》

.過馬路喘吁吁是口罩惹的禍?走輸小綠人當心肺動脈高壓!

.走路喘舉步維艱?過馬路輸給小綠人?醫:當心「肺動脈高壓」5大症狀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