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第30屆中華民國全國十大傑出愛心媽媽慈暉獎」 穿越多重宇宙的媽媽全國十大傑出愛心媽媽名單出爐

台灣產經新聞網/鳴新聞 2023.05.02 00:00
新聞圖片

 (編輯中心/記者 林曉嵐)

今年的全國十大傑出愛心媽媽主題是「穿越多重宇宙的媽媽」,每一個媽媽自從有身心障礙孩子後就開始為孩子能平安長大成人而不間斷的付出,有的媽媽有七個不同的宇宙,她穿梭在復健師、營養師、醫生、老師、陪讀者、心靈陪伴者、願望實現者的各個宇宙之間;也有童養媳媽媽,養父被派至南洋充軍後不復返,之後還要照顧小兒麻痺的孩子,並且扛起家庭重擔;更有媽媽不畏罹癌,不僅照顧身障兒,還以自身能力培訓婦女發展專長,幫助她們二度就業。這些穿越多重宇宙的媽媽們,為了能讓孩子順利的成長,投注所有的心力,營造與孩子一起的宇宙幸福感,她們精采的故事值得成為社會的借鏡。

本屆入選十大愛心媽媽名單:蕭麗華(新北市)、高芝芸(桃園市)、卓靖惠(桃園市) 、吳淑惠(台北市)、黃李美慧(屏東縣)、黃蔡秋蘭(高雄市)、許素雲(高雄市) 、馮金蓮(彰化縣)、李美華(宜蘭縣)、 許麗珠(台中市)《相關事蹟如附件》。

 

記者會現場邀請四位本屆愛心媽媽,來自新北市的蕭麗華有一名唐氏症的孩子謝煒崴,在蕭女士的鼓勵下,孩子有許多傑出表現,曾獲頒「台北市教育關懷獎」,也在蕭女士的教導下取得了PTIA挽臉證照及CIP國際美容保健師初級證照,是全台唯一一位擁有挽臉證照的唐氏症少年。此外,他也接觸單輪車及雜耍,並取得八個的街頭藝人證照及丙級獨輪車教練證。在記者會中,謝煒崴特別帶來單輪車表演,展現他在母親的鼓勵與自身的努力下,也能有多元的才華。

來自屏東縣的黃李美慧女士育有四名孩子,其中長子及四女為智能障礙,黃李女士將母愛蔓延到289個家庭中,擔任現任的「屏東縣啟智協進會」理事長,執行23個計劃,17個照顧據點,幫助著289個家庭,聚集著身心障礙家庭互相支持,化無助為助人的力量。此外,她也利用時間到東港安泰醫院及衛生所做志工,她總會豁達開朗的說:「有空甘願去服務人家也不要被人服務,歡喜做、甘願受。」

來自高雄市的黃蔡秋蘭女士為童養媳,兒時養父就被發配充軍不復返,因家庭因素無法就學的她成為了「青瞑牛」(不識字)。民國52年的農曆年前夕,四子文斌被告知罹患小兒麻痺症,身體嚴重萎縮,家庭陷入更深的愁雲慘霧中。當碾米廠的送貨員送米到家中看到文斌的身體狀況,而秋蘭女士在一旁辛苦照料時,實在感到於心不忍,決定等年後再來收貨款。秋蘭女士雖大字不識幾個,卻嚐盡人生百味,在經營計程車行退休後轉而投身宗教、公益、鄰里等志工服務,並以多重身分穿梭於人生宇宙間,她對兒子的愛,值得更多的肯定和支持。

三位母親對於照顧孩子的心情及心酸娓娓道來,讓現場的氣氛頓時凝結了起來,對於他們長期照顧孩子的辛勞,都抱以萬分的敬佩,主辦單位邀請現場的身心障礙子女向媽媽說一句「愛的話語」,讓媽媽們備受感動,一句「媽媽我愛你」從智能障礙的孩子黃青霞口中說出來實在不容易,身為孩子的媽媽都特別感動,令人動容,最後主辦單位特別準備代表第30屆的「愛媽30」蛋糕,祝福第30屆的十大傑出愛心媽媽表揚活動一切順利,祝福媽媽們平安健康。

其他入選名單包括還有來自桃園市的高芝芸兒子和女兒都被確診為亞斯伯格症,她在帶孩子進行早療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也有亞斯伯格的特徵,在治療師的建議下,27歲時被確診為亞斯,她開始學習也教導孩子將這樣的特質發揮在對的地方成為加分助力,五年前高女士的女兒遭遇嚴重的燒燙傷意外,造成全身40%的2-3度燒燙傷,高女士在第一時間剃掉自己及腰長髮陪女兒光頭、等待重生。用心照顧漸凍症孩子的卓靖惠女士,她為了完成孩子的心願帶孩子坐輪椅採高架式內草莓,並挑戰帶呼吸器與電動輪椅出國,還因此登上日本媒體。與極重度智障的孩子相依為命多年,曾以描寫她與孩子溫馨互動寫實的作品〈喜樂〉,榮獲文化部第21屆文薈獎第一名的吳淑惠女士。照顧兩名腦性麻痺孩子,因孩子的前胸與脊椎側彎嚴重,是無時無刻都得悉心照料的的許素雲女士。獨自靠著生活津貼養育小腦萎縮與肢體障礙的兩名孩子的馮金蓮女士。無微不至照顧年邁的婆婆與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孫子的李美華阿嬤。原以為會有幸福生活,卻陸續迎來三個分別是學習障礙、智能障礙與自閉症孩子的許麗珠女士。

主辦單位台灣無障礙協會表示,今年的第30屆全國十大傑出愛心媽媽活動將會是最後一次舉辦,表揚音樂會上除了有十位媽媽感動人心的故事外,還有許多身心障礙者精彩的表演,尤其今年還特別邀請1至29屆十大傑出愛心媽媽回娘家一同參與表揚大會,讓30屆的表揚活動更顯精彩熱鬧,也暫時畫下休止符。

「第30屆全國十大傑出愛心媽媽慈暉獎」表揚活動,將於母親節前夕〈5月13日〉下午二點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舉行,除了安排身心障礙朋友及各式各樣精采豐富的節目表演,還有摸彩活動,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