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5歲小孩多日發燒嘔吐以為腸胃炎 就醫驚查「腦膜炎」延誤送醫恐永久腦損

eNews新聞網/張毓函 2023.04.24 20:29

近日,5歲的小禎因連續多日發燒、嘔吐、昏昏欲睡,被家人誤以為是腸胃炎。然而,當她出現意識不清、語無倫次的症狀時,家人終於驚覺情況嚴重,將她送往萬芳醫院。經過腰椎穿刺檢查,小禎被確診為腦膜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神經性腦部後遺症

新聞圖片

▲ 5歲的小禎因連續多日發燒家人誤以為腸胃炎(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

醫師黃斯煒提醒,腦膜炎是一種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腦部及脊髓周圍發炎感染,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容易誤判。要如何辨別腦膜炎?黃醫師給出以下三點建議:

  1. 持續劇烈頭痛,無法靠藥物緩解,且燒退後仍持續劇烈疼痛。
  2. 意識不清—無法正常對話(遲鈍)且無精打采,頻頻昏睡。
  3. 反覆作嘔—無腹痛、腹瀉等腸胃性問題,卻嘔吐不止。

新聞圖片

▲ 醫師黃斯煒提醒分辨腦膜炎的三大建議(示意圖/Shutterstock)

若發現孩子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腦膜炎治療方式因病原體屬性不同而有所差異,病毒性腦膜炎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若感染較嚴重則使用抗病毒藥物或免疫球蛋白治療;細菌性腦膜炎則需使用抗生素治療至少一週,若病情未見起色將延長2-4週的療程。

腦膜炎的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劇烈頭痛、噁心、嘔吐、頸部僵直、皮膚紅疹等。嚴重者可能出現意識混亂、昏迷、抽搐等症狀,甚至有致命風險。

新聞圖片

▲ 醫師黃斯煒提醒腦膜炎常見症狀(示意圖/Shutterstock)

由於腦膜炎具有傳染性,空氣、病人的鼻喉分泌物,或糞口途徑皆有可能造成傳播。因此,治療痊癒後,家長應注意預防再次感染。尤其在目前口罩全面解禁的情況下,口沫傳染更為常見。黃斯煒醫師建議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 勤洗手,選擇正確的洗手方法。
  2. 進入公共場所時戴口罩,特別是在擁擠的場合。
  3. 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個人與環境清潔。
  4. 注意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休息。
  5. 定期施打疫苗,如肺炎鏈球菌疫苗、B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等,視情況與醫師討論是否施打。

腦膜炎的感染途徑多樣,可能經由飛沫傳染、直接接觸病人口鼻分泌物或糞口途徑傳染。此外,病人本身的細菌也可能經血流進入腦部,導致感染。醫師也再提醒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並遵循上述注意事項,以降低腦膜炎的感染風險。

更多eNews報導
乳癌復發4期!女星「不得已」痛斬11年婚姻 經紀人證實:她別無選擇
聯華食品彰化廠惡火「燒死7人」股價跌破3%!業者:營收影響有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