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詩萍》重讀《窗外》,洞悉了瓊瑤對缺憾還諸天地的輕嘆!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見過瓊瑤女士後,聊天溫馨的畫面始終縈繞,拿出她簽了名的《窗外》,利用公餘之暇,好好重讀一遍。
1963年春天,瓊瑤完成這部作品,轟動一時,十年後,小說《窗外》變成電影,諸多因素,無法在台灣上映,但在香港初試啼聲,引起話題,「十七歲的女生」林青霞,就此嶄露她的明星氣質,一路往大明星的方向挺進。而瓊瑤也自此從事筆耕生涯,一部部作品問世,一部部改編成影視,奠定她一代言情小說,大眾文學的教母地位。
隔了這麼多年後,我再重讀《窗外》,自己的人生風景早也一幕幕從窗外飛逝,反而發現看待《窗外》的視角,彷彿多了很多認識瓊瑤的新座標。
瓊瑤從不諱言,《窗外》有她個人的身影,這也不足為奇,很多作家,乃至於電影導演,多半會在自己的作品裡,鋪陳自己的際遇,於是重點不在個人故事之虛實多少,而在,作品鋪陳的敘事裡,能否引起他者之共鳴,這才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
瓊瑤的《窗外》當年引發轟動,絕非她個人青春年華時是否有類似《窗外》情節的故事,而是,她筆下的人物在「窗內世界」的苦悶與限制,以及,透過對「窗外世界」的聯想與寄望,往往並非我們想當然爾的勇氣,即能真正的予以突圍,進而實現自我的失落感!
我們現在重新回頭眺望《窗外》 ,赫然會發現,其實何止十七歲的女主角江雁容,困在窗內:感受不到父母之愛,升學壓力透不過氣,青春期人生茫然?
就算年齡可以做她爸爸的男主角康南老師,又何嘗不困在窗內:隻身逃離共產黨中國,妻喪子亡,雖是校園名師卻只能借酒消愁,吞雲吐霧以宣洩苦悶?
男女主角之外,江雁容的爸媽,不也困在人到中年之後,家庭生活的單調乏味,人生志向的停滯不前?至於江雁容的同窗好友,哪個不是或被情所困,或被功課壓縮人生圖像?
她/他們全都在被擠壓的「窗內」,飢渴的眺望向「窗外」,以為,窗外之後,窗外之外,應該會比現在好很多吧!但,誰知道呢?
瓊瑤小說很少會被評論界,視之為是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不過她的《窗外》卻著著實實,是一部反映了上世紀六零年代,台灣社會之苦悶,之壓抑,之傳統的種種氛圍。
當然,一個年齡足以當高中女生爸爸的老師,與學生發生校園內的師生戀,即便在今天,恐怕也不會那麼輕易被接受,何況是六零年代的社會!
但,瓊瑤的《窗外》,真正值得關注的,或許不在,她挑戰的禁忌(師生戀),而是,她藉由《窗外》所傳遞出的一種生命處境的無奈,「對的人」「對的事」,總不見得能在「對的時間」裡重疊!
所以當康南說出「如果他再年輕二十多歲」,當江雁容最終沒有在一年後應康南之約去南部相會,當小說結尾,婚姻不幸福的雁容,在校園裏被康南的朋友勸阻不要再去攪擾康南,當雁容要離開時在路上遇見身心早已枯萎的老去的康南時,這一切,就都能喚起讀者深深的喟嘆:啊,這不就是人生嗎?這,不就是人生嗎!
《窗外》的價值,在瓊瑤以一部看似言情的小說,委婉的,道盡了她的生命哲學;人生無奈,缺憾終須還諸天地,而守著某種曾經的美好,或許也就是我們飽經世事後,最無可言說的體悟吧!
不過那時,多半你我都老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窗外》六十年,意義仍在。
作者為知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