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世界地球日,在全球暖化,極端氣候頻繁發生的當下,怎麼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成了各國努力的目標,近年來更有環保團體,從農業下手發起種碳計畫,希望透過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增加土壤的固碳能力,達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效果,今天的"小農拚減碳"專題,就先帶大家來了解什麼是「種碳」。 過去半世紀以來,人類活動加速了極端氣候,背後元凶就是碳排放。 記者 劉宜頻:「臺灣1年碳排約3億噸,其中工業碳排占48%為最大宗,運輸碳排跟能源碳排都占約14%,其中農業碳排占比不到2%,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占比最少的農業,對達到淨零碳排有最多的機會。」 農委會淨零辦公室執行長 莊老達:「農業部門有很多自然碳匯,所以我們覺得相對於其它的部門,我們應該更有潛力達到淨零。」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 方儉:「過去都只想到工業,後來發現說你要工業去減碳,要不用化石燃料,不用煤、不用汽油,不用天然氣是很難做到的,那有沒有其它的方法,所以發現說農業可以把碳給吸附,就是土壤,土壤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匯。」 所謂碳匯,簡單來說就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倉庫,地球上的自然碳匯,主要分為代表綠碳的森林碳匯,藍碳的海洋碳匯,以及黃碳的土壤碳匯,要達到淨零,如何增加自然碳匯是重要關鍵。 農委會淨零辦公室執行長 莊老達:「工商業、住宅或是交通或能源,它減減減,減到不能再減的時候,一定要有一部分,可以來抵消掉那些排放,那這個就要靠農業部門,因為只有我們有碳匯啊!」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 許正一:「如果把全球土壤的碳,把它加總起來,它可能是全球植物的碳,大氣裡面的碳的5到7倍,土壤可以講是,全球這個整個陸域生態系裡面,碳循環的中心。」 土壤靜默無聲,卻讓我們幾乎忘了它的重要性,根據農委會統計,臺灣農地面積約79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20%,然而當前主流的慣行農法,卻大量破壞土壤的固碳能力。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 許正一:「因為化學肥料它是一個鹽類、鹽分,所以進到土壤裡面,就是很多微生物沒有辦法存活,那你可以想像,微生物沒有辦法存活,就失去了我剛才講的,那些枯枝落葉堆肥進到土壤,它可以去達到固碳的這個效果。」 為此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在2年前發起「小農種碳計畫」,並將2022年訂為「小農種碳元年」,希望有更多小農,透過增加土壤有機質來實行農業減碳。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 方儉:「要減少翻耕增加覆蓋,把我們土裡面的細菌照顧好,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在整個減碳,種碳的學理上面的依據,也就是要把它給,這個土壤的細菌能夠增加,然後增加它的土壤有機碳。」 為了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農委會在2021年成立淨零辦公室,目標要讓農業部門提前10年,在2040年達到淨零,並以現有的2100萬噸碳匯為基準,再增加1千萬噸的自然碳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