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一年8千人罹口腔癌 衛福部分析曝全都「做錯二件事」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3.04.20 03:13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最新癌症登記資料,每年約有8千人罹患口腔癌,而國健署今(20)日提出警告,因為國健署進一步分析發現,男性口腔癌患者中逾8成有吸菸行為,7成有嚼檳榔行為,而約5成的男性患者同時吸菸且嚼檳榔;使用菸品、檳榔正是台灣人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元凶。

國健署上午召開「口腔癌防治暨檳榔健康危害防制」記者會,重申菸品、檳榔皆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公告的一級致癌物,對人體具致癌性。

62歲的顏先生就後悔不已,年輕工作時,因朋友邀請開始養成吸菸、嚼檳榔習慣,嚼檳榔接近30年,菸齡更接近40年,過去只知道賺錢養家忙著做生意,忽略健康,直到某次感冒就醫,被耳鼻喉科醫師告知口腔黏膜有白斑,這才開始定期檢查,但最終還是發現病灶部位轉變成癌症,確診第一期口腔癌,所幸積極接受治療,現在恢復情形良好,顏面外觀、飲食都沒有太大影響。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口腔癌其實是相對容易預防的癌症,只要避免養成吸菸、嚼檳榔習慣,定期檢查,早期治療,就能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生風險;他提醒,30歲以上有吸菸或嚼檳榔習慣的民眾,賺錢也要顧健康,千萬不要忘了每2年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經國健署口腔黏膜檢查分析資料發現,透過篩檢發現的口腔病變者,有77%(0-1期)屬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口腔黏膜檢查的目的是要及早找出癌前病變,並儘早加以治療,以阻斷其轉變為癌症的機會。尤其口腔的病變容易被發現,張開嘴就可以找得到,發現異常後應立即接受治療,不僅顏面外觀及口腔功能較不受影響,生活品質也較好,5年存活率更高達8成,但若延遲發現或置之不理,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4成。

國健署提醒,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口腔癌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只要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其中之一情形,應儘速就醫:

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周未癒合
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
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
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
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國健署表示,目前政府補助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只要持健保卡至耳鼻喉科或牙科即可接受篩檢服務。實證顯示,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的發生風險及26%口腔癌的死亡風險,因此有吸菸、嚼檳榔民眾,務必養成每2年定期篩檢習慣,以遠離口腔癌的威脅。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咖啡喝多害心臟衰竭? 健康人未必急著戒咖啡!先聽聽醫師這樣說

車禍重生樂當捐血「小叮噹」! 他捐血超過1800次獲績優表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