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中區經藏演繹 年輕人走入「young善」道場

慈善新聞網/ 2023.04.14 14:18

       「(手)開,一、二、三、五、六、七、八……」臺北企劃團隊葉德澤詳細提醒大家,隨著節奏,從走位、定點到動作,都能準確到位。

       4月8日是大中區《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在后里聯絡處的第一次種子集訓驗收,總策劃呂慈悅帶著團隊來到后里,首先教大家「盤腿、弓箭步」的要訣。

       她說,「因為它是經藏演繹的基本功。」又特別強調,「中間的位置今天要走兩萬步,兩旁的要走五千步,種子就是要有這樣的耐性,你們要有心理準備!」呂慈悅透過戲劇口白,提點著,「『哇!我們是全天下最大的家庭啊!』開心就是要仰望天空,仰頭就有歡喜的氛圍。」

       一整天緊湊的流程,依序由《爐香讚》、《開經偈》、《無量義經——德行品》搭配《靜思家風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菜市場的五毛錢》、《圍爐》、《全臺訪貧》、《點一盞燈》、《建院四弘誓願》、《大船師》、《骨髓推動慈濟人》、《骨髓捐贈能捨一切》、《大體捐贈歷劫挫身》等戲劇,演繹著慈濟五十七年來的歷史足跡。

年輕人入經藏 慈濟法髓綿延不斷

       七百三十八位種子,匯集各行各業、有年輕、有老人,有體力好的人、也有還在調養身體的。除了A組較年輕,平均在四十歲上下,能跪能站;B組是五十到六十歲的志工跪的拍點少;而C組是六十五歲以上年紀較大的志工,跪的機會更少。種子志工精神奕奕,希望透過一次一次的排練,回到社區作最到位的示範。

       當臺上一群動作敏捷的青年在演繹時,臺下的王祥軒比劃著肢體動作與臺上的年輕人互相輝映。

       2018年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8月間臺中靜思堂呈現《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生長於慈濟家庭的王祥軒,曾參與慈濟鼓隊的演出,因此結識三十幾位參與演出的鼓兒,間接也接引兩、三百位年輕人,甚至有人已受證為慈濟人。

       另外,2021年慈濟五十五周年五月花蓮靜思堂《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時,王祥軒也參與其中,所以這次他被推舉承擔年輕人的窗口,也被賦予帶動年輕人加入演繹的任務。

       今年(2023)在彰化體育館舉行八場大型的經藏演繹,需邀約近五百位年輕人參與。近兩、三年來,受疫情的影響,慈濟的活動少了,有些年輕人就離開了;加上年輕人結婚成家、工作地點的改變等因素,流失的青年也不少。

       王祥軒希望藉此因緣接引更多年輕人參與,也期盼社區能帶動一批批的青年加入,與慈濟有所連結,讓慈濟法髓綿延不斷。因此趁著午休期間,他和十幾位年輕人抓住空檔討論如何邀約年輕人,並設計表單方便大家填入演繹的場次。

培訓遇上疫情 努力付出做來補

       另一位種子宋克家,年過半百,慈濟年資很年輕,才受證委員及慈誠第二年的他,平日在社區承擔人文真善美文字記錄。他說,當《開經偈》第一聲鑼響時,他的心就跟著澎湃起來,全身起雞皮疙瘩,似乎激起一股大力量。

       宋克家與慈濟同年生,「慈濟五十五周年時,我剛好五十五歲受證。」2020年培訓時碰到疫情,許多活動都暫停,他想起上人常提醒,「要做來囤(臺語)!」宋克家覺得現在趕快「做來補(臺語)!」所以當有慈濟人分享2011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的殊勝故事,他覺得當時來不及參加,今年一定要把握這次的演繹機會。

       不過宋克家年輕時打籃球膝蓋曾經受傷,承擔A組的種子,演繹中常需要跪的姿勢,他早有心裡準備。他說,「既然我是種子,一定要克服困難,先學會所有的動作,到社區才能帶動師兄、師姊。」

       臺中分會職工陳彥慈,當智庫(企劃)團隊規劃演繹時他已投入。身高一百八十幾公分的他,有多次參與演繹的機會,當大家練習時,他時常關心提醒著同一排的夥伴們注意拍點。

       慈濟大學社工系畢業的陳彥慈,目前在基金會的長照推展中心企劃室 C據點推展組,關懷各社區的長照站多年,因此與慈濟志工互動頻繁。他認為要圓滿莊嚴的演繹,群體的動作與拍點有相互關連,所以務必合和互協,隨時接應變化球;猶如公司或機器的運作,必須對應層層的關卡,所以陳彥慈願意承擔這多元的角色與責任。

懂事的孩子 做媽媽放心的事

       非常陽光年輕才二十六歲的詹淳皓,在C組中非常凸顯,膚白、很有笑容、非常健談。詹淳皓說:「想讓媽媽放寬心,毅然決然加入演繹。」

       2016年那一場嚴重的車禍,老天爺差一點奪走他的命。當時他還在讀大學夜間部,白天在餐廳打工。有一天傍晚五點,詹淳皓才從餐廳下班出來,騎機車要去買晚餐,忽然間被闖紅燈違規左轉的汽車撞到,當場倒下,左腳骨、韌帶、血管被扯斷,全身血淋淋,緊急送到醫院。醫生看完診後,跟詹媽媽說:「能救起來的機率,沒有把握。」因為昏迷指數只有「三」,他兩眼瞳孔放大,隨時有生命危險。

       昏迷三十六天後的詹淳皓,奇蹟似地醒來,只能說幸運,命不該絕。從醫師的治療過程、復健、看慈濟大愛電視,後來在慈濟志工的鼓勵下一邊投入環保當復健,兩年後(2018年)身心靈體慢慢恢復,重回學校,重讀大學,也加入慈濟慈青社,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經過車禍大浩劫的詹淳皓,體力無法像以前一樣是位打籃球健將,能跑、能跳、能做激烈活動,只能參加蹲、跪比較少的C組,「我人外表沒有換,就是這樣。」詹淳皓不只自己投入慈濟,詹媽媽也在2021年受證慈濟委員,已經重讀大學四年畢業的詹淳皓,2022年也報名慈濟見習志工的培訓,他也要跟媽媽一樣受證慈濟人。

       大學畢業後,詹淳皓考取南屯區永春國小的行政助理,4月10日將到校報到上班了。詹淳皓貼心地說,「我盡量去做媽媽可以放心的事情。」年輕懂事的孩子,因為有愛的陪伴,懂得回饋社會,這分善與愛也是他往前邁進的動力。

(撰文:張美齡、林淑懷;圖片:楊凱誠、留榮松、張美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