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隱身在廣州街140巷內,有一家去年爆紅的臺菜小店,前身是一個清粥小吃攤,拜師臺菜名師的二代接手後,翻轉菜色,重新定位為功夫小臺菜並改名為「巷日葵」,搭配木件輕改造與巷內紅磚牆美化,入夜襯著燈亮,變身露天的深夜食堂,溫暖無比。誰能想到,一條在地人都不願走過的萬華陋巷,如今卻是來客川流不息,就為著一探這底蘊深厚卻價格親民的功夫臺菜。
「巷日葵」為臺北市商業處2022年「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的輔導店家。這些年,萬華多家數十年歷史之在地老店紛紛投入「台北造起來」,透過該計畫,不只品牌升級,店面空間更一併煥新。包括:華西街清湯瓜仔肉「小王煮瓜」、百年魷魚羹「兩喜號」、粿店「三六食粑」、青草茶「老濟安」、東山水市場老字號魚丸「艋舺大豐」、老牌花生糖「布田」、鎖匠咖啡「九日咖啡」…等共29家。
百年前當地廟宇香火鼎盛帶動人群聚攏,再發展出別具風情之庶民小吃。老店結合小吃,本身已具號召力,透過店家再造,提煉出品牌價值與人情溫度,並協助數位轉型與商業模式多元布局,保留傳統人文特色之餘,也創造嶄新品牌形象。而集結多家改造老店的萬華老城區,更有了新舊並蓄的盎然生機。
早在萬華之前,大稻埕已是該計畫的先行區域,九年來陸續輔導了34家在地傳統產業店家,橫跨南北貨、中藥、布業、茶業及香料等。兩大臺北老城區透過該計劃挖掘、再造了數十家特色好店。再逐年擴散至其他商圈,包括:中正城中、士林天母、大安永康,以及去年甫加入的文山區。以山水美景、人文休閒著稱的文山區,製油業為其傳統特色產業,在木柵老街上飄香近半世紀的「山芳良油」(原:三芳植物油),透過該計畫品牌升級,店面空間宛如氣質書店,另在店裡打造品油體驗空間,兼做導覽活動場域。
同在文山區,另一家由藝術家經營的歐式麵包坊「阿段烘焙」,去年底推出一款彷彿小披薩的佛卡夏,麵包師以在地老油廠「山芳良油」的冷壓苦茶油製作,香氣迷人,取代傳統的橄欖油,美味與新意皆屬上乘。兩家店攜手合作的新商品備受好評,也讓人看見文山區產業合作的新契機。
文山區的人文山水、艋舺商圈的美食小吃、大稻埕的傳產與文創等,臺北各商圈原本發展出的產業與人文脈絡,賦予在地店家深厚基礎,透過轉型升級,散發各自蘊藏的特色魅力,創生後的在地店家,共同形塑街區的魅力風情,成為商圈振興活化新動能。沒有連鎖商店的千篇一律,經過再造,每家店獨樹一幟,從故事、商品、到空間,獨具個性與氣質,也帶動了所處商圈脫胎出嶄新風情。
去年(2022)旅遊外媒《Time Out》公布了「全球最酷街道(The 33 coolest streets in the world)」,臺北永康街榮登第4名,是亞洲第一。臺北有趣的何止是永康街?期待「台北造起來」,繼續挖掘、翻轉更多的潛力店家,讓這個城市誕生一條又一條的最酷再造一條街!
2023「台北造起來」店家甄選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5月10日止,相關訊息請上「台北市商業處-我是商Ya人」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cooc。
〈店家再造 催生城市街區魅力〉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台灣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