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自揚》台灣最早的牛哪裡來?
【愛傳媒呂自揚專欄】三立《導讀台灣》說黃牛起源印尼 很奇怪。
台灣史料多殘篇,張冠李戴聽不完;要把真相仔細探,莫教歷史長訛傳。——〈台灣史〉
1980年前的台灣,是以農立國,以牛立農的農業社會,牛與台灣人四百年的生活關係密切。台灣在荷蘭時期就有黃牛和水牛,與人們較親近的是水牛,很多人喜自稱是台灣水牛,無人願自稱是台灣黃牛。
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的代表作,就是1930年的〈水牛群像〉。
最近,黃牛卻成了熱門話題:
首先,作家凌烟鄉土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叫《牛車來去》,每禮拜六晚上在公共電視台播放,已演了三個月,主角之一就是拉牛車來去的黃牛。
媒體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3月30日把多年前捐館的名畫家林玉山1914年膠彩絹畫修護完成,公開修護成果。林玉山這張珍貴絹畫畫的也是〈黃牛〉。
3月26日禮拜天,三立電視《導讀台灣》報導台灣人食牛習俗,主持人謝哲青開頭這樣說黃牛:「荷蘭人特別從殖民地印尼的爪哇運來200頭牛,這就是台灣黃牛的起源。」謝哲青的說法很奇怪,未說是那一年從印尼運來,也未說有何根據?
我考證史料寫〈台灣何時開始有牛〉,登於2021年2月8日《自由時報》,說明1603年陳第著〈東番記〉,記載當時叫東番的台灣是無牛;1964年王育德著《苦悶的台灣》,說荷蘭傳教士1644年至1651年從印度買了121頭黃牛,是台灣才開始有牛。因史料缺乏,很多人都沿襲《苦悶的台灣》的說法。
我從荷蘭龐雜的《熱蘭遮城日誌》第一手史料,找到台灣牛的最早明確記載:
荷蘭人1630年3月在廈門附近得到15隻牛;1633年在廈門附近搶了25隻牛;1640年從澎湖運來很多牛,當時台灣已有1200至1300頭牛;1647年有船從中國沿海帶來2隻水牛。只有1647年特別註明是2隻水牛,其他未說是黃牛或水牛,應大多是黃牛。所以,台灣最晚1630年就開始有牛,應是黃牛。
荷蘭1624年8月底來福爾摩沙台灣大員,在沙洲建熱蘭遮城。1629年10月才開始寫《熱蘭遮城日誌》,日誌記載台灣早期的牛,不論黃牛水牛,都是從廈門福建和澎湖來,並未記載有牛是從印尼或印度來。
《導讀台灣》的食牛節目,採訪二位台灣史學者,翁佳音副研究員說:「荷蘭自廈門福建引進牛來耕種」,不是說荷蘭從印尼引進牛,也未說在何年引進多少牛。
因荷蘭在東亞的總公司是在印尼巴達維亞(爪哇),一些荷蘭時期台灣才有的東西,動植物,常被想像都是荷蘭從印尼帶來。
台灣何時開始有牛,牛從何處來,是台灣四百年很重要的歷史。
我寫〈台灣史〉詩就說:「台灣史料多殘篇,張冠李戴聽不完; 要把真相仔細探,莫教歷史長訛傳。」
三立電視觀眾多,《導讀台灣》在網路流傳,又有台灣史學者同台,謝哲青應提出荷蘭是哪一年從印尼運來200頭黃牛的根據。若無根據,也不作適當更正,變成新的訛傳,豈不是在「誤讀台灣」?
作者為作家
照片來源:《水牛群像》。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