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學理
2007年6月18日,《青春鐵馬向前行:馬英九的臺灣單車日記》付梓出版。時為總統候選人的馬英九,以「與善同行,天必有償」為題,自序寫下:
「我看見陽光親炙的芒果飽滿欲滴,而農友們卻為產銷通路在發愁;我看見因為地下水超抽而下沉的海岸與陷在水裡的古厝;我騎進煙囪林立的重化工業區,體驗著居民鎮日與臭味為鄰的委屈。我看到南台灣穀子與甘蔗欣欣向榮,但村子卻因為人口外移而聽不到孩子的歡笑聲;我看到在田間三個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的阿嬤,俯首撿拾一斤兩塊錢的甘藷。一路上,我常見到的借款與離婚的電話噴漆,生意蕭條的檳榔攤與田間溝邊被惡意傾倒的垃圾。在滿是政黨初選幡旗飛揚的街景背後,其實是台灣凋敝的農村。我看見中部的海線鄉鎮,風景絕美卻連僅剩的火車都要減班;我想起高鐵飛快的穿越城鄉,但許多小鎮連接駁的公車都沒有!我看到都會區的孩子教育與生活已經和世界接軌,而鄉間的國小面臨減班裁校的命運。在途經的三十多條河川中,環保團體的朋友告訴我,許多砂石的暴利破壞了河防安全,也汙染了地方政治,而其中藍綠都有份」。
馬英九繼續慨嘆寫道:「我想到國民黨在戰後發展的成績固然有目共睹,卻常落入開發的偏執裡,對生態保育與人文的重建,付出應該要更多。跨過北回歸線時,我驀然發覺金黃的穀子變成青翠待熟的稻田,我在想,為何穀果早熟的南方,卻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成為受害最深的地區,這非關藍綠的政治板塊問題,而是均衡發展的正義問題。但若已立足於國際分工的北台灣不能充份理解南台灣面對空洞化的憂心,就會讓似是而非的偏見,繼續分化台灣……。在十天的(自行車)旅程中,從鵝鑾鼻到富貴角,從街頭的加油聲到問題的現場,我領悟了「風是有味道」的真意,在我們滴下的汗水中,有別人不易體會的真情。正因為我們深愛這塊土地,不容她被耽誤而沉淪,所以,我們必須加快腳步,全力以赴,與善同行,天必有償」。
16年後,堅持「與善同行,天必有償」的馬英九,以首位前任之民選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前往中國大陸祭祖掃墓,同時,謁陵緬懷國父 孫中山先生等先賢先烈的前仆後繼。透過每日新聞的即時畫面傳送,這趟從上(3)月27日起至本(4)月7日止的返鄉交流行程,讓無論欣不欣賞、喜不喜歡馬英九的人們,一概均得以因為馬英九的步履身影,而共同地親眼識見,睽違多時的「四維 - 禮義廉恥」,以及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八德」,在12天的馬不停蹄裡,實實在在地稱得上是。實實在在地稱得上是接踵而至。
在329青年節前後,馬英九先是拜謁南京中山陵,繼而向武昌辛亥革命烈士們致敬。其後,赴湖南湘潭市湘潭縣白石鎮祭祖,再轉往重慶踏尋其雙親相識的足跡。返台前,再以極具象徵意義的上海「和平」飯店壓軸。至於,馬英九隨身攜帶的《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家訓書籤,則成了他「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最佳答謝禮。
「與善同行,天必有償」,時年將屆73歲的馬英九,雖不再「青春鐵馬」,但歸鄉祭祖又振臂呼籲「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的老馬哥,卻讓「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活脫脫地現蹤在南京、武漢、長沙、湘潭、重慶、上海。同時,透過轉播鏡頭與網路傳佈,更讓世界看見:「和平」的兩岸,絕非幻象,而是個不二選項。因為,有太多太多深愛這塊土地的人們,都與馬英九一樣,絕不容許台灣被惡念耽誤而持續沉淪。且讓我們全力以赴、「與善同行」,重振四維八德,攜手維繫兩岸和平,矢志堅信「天必有償」!
(作者為臺師大教授/前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