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大臺灣的外交困境/魯云湘

台灣好報/Basuran 2023.03.28 11:27
新聞圖片

魯云湘(自由撰筆人)

英國著名首相邱吉爾先生曾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筆者的母親曾經說過:『天底下除了父母親,旁人沒有義務對你好!就連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是一樣!未來要如何與妹妹處的好,就看你自己如何去經營你們兄妹間的關係!』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互動,如同人際關係一般,靠的不是情誼,而是「利」字當道。你可以為我帶來什麼樣的利益?這才是對方決定願意是否與你永續發展友宜的關鍵,而非靠著幾杯酒、幾頓飯,培養出所謂的『咱們是一輩子的好兄弟!』如此薄弱的關係。

「外交,即是人脈!」
此為日本漫畫家川口開治先生曾在其作品內提到過得一段對話,雖然只有短短六個字,卻對筆者的人生帶來深遠的影響。
人脈的經營,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何謂人脈?與朋友不同的是,人脈談的不是情誼,而是利益。人脈,不是對方能帶給你什麼好處,而是你能給予對方多少利益?

現階段的我們,能否滿足對方的需求?現階段的我們,能否從對方身上得到更多的利益。這就是筆者開頭所講述的現實問題,同時也是經營人脈的重點:『彼此能為對方帶來多少的價值?』

而國與國的外交關係,也是如此。我與你建交、斷交,簽屬各項協議,在於兩國之間能否真正的互惠互利。若單純只有一方從中獲利,這樣的關係必定不會長久。故國家之間,如同人一般,每個階段所接觸、認識的人皆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以往認識的人,在目前的階段,能幫上你的可能不多。

那我們就要如此輕易地割捨掉過往的認識並經營的人脈嗎?非也!但人還是需要務實一點。首先,我們得評估眼前這個人,在日後是否會再遇到?畢竟地球是圓的,而世界又是那麼小。是否再相遇,視乎於往後選擇的環境,哪怕有那麼一絲絲可能性會再次遇見,而且會幫上對方的忙,那麼就不應該輕易地與對方老死不相往來;至少分離的場合不應該弄得非常難看,以免去日後相遇之時的尷尬,甚至得花費更多時間及心力,重新經營這段關係。
其次,倘若日後真的老死不相往來,那也就不必在意對方的感受與臉色。但我們得記取教訓,為何在這個階段會失去這位得來不易的人脈?到底是什麼環節出了差錯?透過反思、自省,避免往後找尋到一段新的關係時,同樣的事情又再次發生。

「臺灣的外交實力」
雖然擁有邦交國,是對一國主權的認同,但邦交國數量多寡,真的決定一個國家是否曾經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嗎?
而大使館、領事館、辦事處,這些名稱只不過是文字遊戲罷了,畢竟有些事情不能說太明白。就好比辦事處,雖名義上不承認該國主權,但外交上的功能卻如初一轍,都是為了兩國雙邊關係能繼續維持運作而設立的。

我國從2016年(民國105年)至今,已經失去了9個邦交國,但近年卻因為中美暖戰跟俄烏戰爭的影響,加上臺灣地區的地緣政治符合西方世界諸國的利益,所以不少國家開始注意到原來在遠東地區還有這麼一個被他們遺忘的島國,正努力地與世界交好、對抗中國的向外擴張。

筆者曾在《臺灣的軟實力價值》一文中提到,臺灣的價值在於我們對於外來文化的包容力與融合力是有著一定的程度,加上我國人民的素質是逐年提升,並在國民外交上不斷地努力,縱使我國的邦交國數量僅存13個,但各國駐臺辦事處卻高達49個,附帶一提,中國的駐外辦事處為3個。

如果真的不被國際所認同,那為何還會有這個多的國家願意來臺設立辦事處?同時也讓我們在該國設立辦事處呢?

「中華民國真正的外交困境」
水隨形而方圓,人隨勢而變通!老子《道德經》內也提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的思維,是要隨著環境與時代變遷而靈活變通的,並非一成不變。

我國真正的外交困境,不在於因中國的金錢外交攻勢而使邦交國遞減,而是有沒有必要為了所謂的情義相挺而繼續維持花費大量國民稅金?以及最重要的一點,不僅是其他國家所關注,同時也是我國最大的問題:長年黨爭所造成的人民意識分裂。

雖不用在憲法上著墨,但可先從人民意識著手。完成意識形態的整合,讓國際看到我國展現的態堅決度,才極有可能讓其他國家真有心能幫得上忙。而這所謂的意識形態,便是停止製造族群對立,或者是省籍對立(臺灣與福建),並讓全國人民逐漸接受自己就是生活在大臺灣地區(臺澎金馬及外離島地區)的一份子。

『記取過去!活在當下!著眼未來!』不能忘記歷史,但不代表我們要一直活在過去、活在仇恨之中。因為過去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與其不斷提起沒建設性的過去,不如務實點的朝未來前進,畢竟未來是可以控制的。

整合完後的我們,到底能給國際間帶來什麼樣的幫助或是影響?唯有好好經營我們自己,讓他國人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藉由民眾的力量,去推動該國政府與我國的各項交流往來。相信這不僅是辛苦的外交人員以及長年在外奔波的遊子們所要努力的方向,同時也是每位國人日後要共同面對的。(圖/達志/路透社)

大臺灣的外交困境/魯云湘〉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台灣好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