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scool 小林村 高雄停水

食慾不振、面部泛黃竟是癌!醫:胰臟癌化療應掌握正統性、安全性、有效性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企劃部 2023.03.21 12:00

某名人父親Y先生退休後長期受食慾不振所苦,某天兒子發現父親體重大幅減輕才緊急就醫,經診斷後發現竟是罹患晚期「癌王」胰臟癌!Y先生原先在南部接受治療,病況遲遲不見起色,因聽聞臺大醫院針對局部侵犯嚴重胰臟癌的前導性化療已累積很多經驗,加上多專科團隊精準醫療進步。為了方便兒子就近照料,Y先生來到臺大醫院治療,並改使用門診即可完成的化療式組合。化療後手術,治療至今已逾2年,更時常與兒子出國旅遊,生活十分幸福。兒子也因父親的疾病控制穩定,家庭、工作穩定發展,依然活耀於媒體上。

臺灣胰臟醫學會林肇堂理事長說明,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新發個案已突破3千人,也奪走近2,500人性命,疾病發展快速,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是非常兇猛的癌別!為了提升民眾對胰臟癌的認知與患者的疾病意識,臺大醫院與臺灣胰臟醫學會攜手合作,於3月20日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希望延續、化險為胰」胰臟癌病友故事展。臺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暨胰臟癌團隊總召集醫師田郁文教授鼓勵患者,現在醫療十分進步,只要不放棄希望,就有機會「化」險為「胰」!

「沉默殺手」奪命! 多數民眾無預警確診晚期胰臟癌

田郁文教授解釋,胰臟癌的可怕之處在於其症狀不明、不易察覺,多數人發現時已是晚期,一旦有明顯的上腹疼痛、黃疸等狀況,通常癌細胞已侵犯、侵犯到鄰近血管(第三期)或轉移到其他器官(第四期),這時就很無法手術切除乾淨。不過就如同之前提到的Y先生即使在診斷時已是晚期無法立即手術完全切除,但約25%的第三期胰臟癌在化療後能切除乾淨。因此胰臟癌的治療需要不僅是內、外或腫瘤科醫師,而是需要多科團隊醫師的配合。因此「面對兇猛的疾病,臺大醫院組成了非常專業的胰臟癌多專科團隊,集結內科、外科、腫瘤科等醫師,減少患者在各科別間轉介治療的程序,亦有個管師、營養師等角色,給予最好的照護。」

在血管侵犯嚴重的胰臟癌的治療中,手術與化療為最重要的形式,田教授欣慰的說道:「有別於以往罹癌手術後僅剩1年半存活時間,如今患者在手術之後加上術後輔助化療,生存期將有機會大幅延長至50個月。」再者,針對無法手術治療的晚期患者,臺大醫院腫瘤科楊士弘醫師也說明,目前以組合式化療為主要選擇,「臺灣的醫療非常進步,國際常見的化療皆可在國內使用。」臺大醫師們會參考國際指引建議患者用藥,化療藥物也經過國際大型研究證實其有效性、安全性,亦有長期的用藥經驗,健保也有給付部分藥物,可減輕患者的負擔。

症狀似腸胃道疾病!組合式化療替婦續命享天倫之樂

近70歲的家庭主婦張女士因長期上腹痛、且兩個月內掉了8公斤,經檢查確診第三期胰臟癌,「袂煩惱,咱做伙面對!」原先很憂鬱的她在丈夫支持下堅強面對疾病,她選擇國際指引推薦的化療組合,在門診就能完成療程。張女士至今已穩定治療近1年半,她笑著分享丈夫在照顧她的過程中,竟從糖鹽不分的烹飪新手,到如今能燒得一桌好菜,生活十分平淡而幸福!楊士弘醫師進一步說明,不少人都有化療副作用很嚴重、一定需要住院的迷思,在晚期胰臟癌的治療中,醫師會評估患者的體能狀況,若患者不喜歡耗時較久的療程,現在也有可在門診完成的藥物,盼每位患者都可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與各科醫師一起努力控制疾病並兼顧生活品質。

診斷、個人化治療雙突破,胰臟癌可望褪下「癌王」稱號

而近年胰臟癌的診斷與治療也有新突破,臺大醫院內科部廖偉智教授分享,臺大已開發出新型AI診斷輔助系統,有望及早揪出病灶,讓胰臟癌有機會在早期發現。臺大醫院外科部吳健暉醫師補充,除了診斷更精準之外,胰臟癌治療在臺大已經幾乎是個人化設計,治療更加精準,隨著基因醫學蓬勃發展,患者可透過遺傳性基因檢測、腫瘤基因檢測,找出特定的基因缺陷之後選擇相對應的免疫、標靶、化療藥物,提升治療成效。

「希望延續、化險為胰」病友故事展3/20於臺大醫院開跑

雖目前晚期胰臟癌患者仍占多數,但診斷工具與治療形式越來越多元,在化療組合上亦與國際接軌,若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都有機會延長生命。為了讓患者更了解現有治療趨勢與選擇,也提高民眾對疾病的認知,臺大醫院於3月20日起,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希望延續、化險為胰」病友故事展,傳遞疾病的症狀與風險因子等衛教知識;同時,展覽中也包含病友的治療經歷,期盼能鼓勵病友們正向面對,只要不放棄希望,就有機會「化」險為「胰」。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