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寺院設有專門給僧侶洗身的浴室,隨著「宣揚佛法」而開放給一般百姓,藉以清洗的習慣、動作,去除的不只是身體表面的污穢,更是象徵洗淨身處在這浮世之間,凡人內心的一切塵埃。
自江戶時代開始,「錢湯」逐漸成為庶民們日常交流往來的重要場域。到了昭和40年(1963)年以後,伴隨著家用衛浴的普及,錢湯文化的盛況也開始走下坡。以前只有權貴或商人才有足夠的財力在家中設置,因此庶民們便就近到早已遍地開花的各處錢湯,在政府下令禁止以前,當時曾有一段時間是男女混浴的狀況。
圖:建築外觀的赤紅與鮮綠的招牌,無論是白天或夜晚,看來都特別醒目
為了不讓明治創業的老湯,面對無後繼者而結束營業
這間創業於明治年間,歷經昭和年代的「梅湯」,從鴨川走過五条大橋,前方又有高瀨川運河的河水流經,街巷的建築林立,懷舊風格至今依然迷人。早在疫情以前,日本錢湯就已經面臨存廢的危機。因為老朽化或無後繼者,鮮少有觀光客造訪,就連日本人自己,也越來越少會去使用,「錢湯」正是快速在消失的一種日本庶民文化。
出身靜岡縣濱松市,在京都就讀大學的湊三次郎,因為「錢湯」特有的氛圍及其歷史文化而被深深吸引,於是開始走訪全日本各地的錢湯(700間制霸的實績),途中不只深刻感受到錢湯獨有的懷舊魅力,卻也同時發現其正面臨的挑戰與危機。不只在到錢湯打工,還在學校創立了錢湯社團,擔任第一屆的會長。
圖:營業時間到深夜兩點,週末早上六點就開放。
在湊三次郎正式接手以前,「梅湯」每個月就有約20萬的赤字虧損。因為設備老舊、故障漏水,再加上又招攬不到新客人,隨時都處於瀕臨倒店的邊緣。畢業後進入到服裝業的他,在得知曾打工過的「梅湯」,正面臨倒店的危機,2015 年當時才 24 歲的他,憑著一股熱情,說服原本的店主,二話不說就把這家,對他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的錢湯繼承下來。
初期,幾乎都是自己一個人負責打理所有的事,不管是在櫃檯(番台)接待,還是打掃澡堂,由於設備狀況不佳,為了要維持錢湯的水溫,每天還得隨時去調整柴火,甚至就睡在裡面。即使曾想過要辭去這份工作,但因為心中抱持著「絕不能讓『錢湯』從日本的文化當中消失」的想法,兩年以後,總算讓「梅湯」的經營步上軌道,並且開始有人願意主動加入,希望為保存錢湯盡一份心力。
圖:澡堂的壁面上保留的松木壁畫,是繪師田中MIZUKi的作品。
透過各種創意與合作,找來和以往不同的客群
從櫃檯到展示空間,擺滿了許多與錢湯有關的周邊小物,這些也都是他們的創意發想,結合不同領域的職人,希望讓錢湯的精神與特色,藉由這些日常用品,得以延續並且傳承下去。雖說大部分的人會以為,是因為錢湯沒有找到願意承接的人,但實際上,光要將這些建築跟鍋爐設備等拆卸,就要花掉至少上千萬日圓。
走上二樓,是個複合式的空間,同時有按摩跟刺青的小工作室,一改過去給人的印象,即使身上是有刺青的客人,「梅湯」都是歡迎的。對湊三次郎來說,有他們的加入,也是能為梅湯帶來不同的客群,彼此像是夥伴摯友,一起為了讓這個空間能維持下去。
圖:梅湯的店主湊三次郎
當年,就同學的慫恿下,第一次進到錢湯,立刻就體會到澡堂空間獨特的魅力。「當時覺得一切都很新鮮」,即使是日本人,也不見得都有到錢湯洗澡的經驗。湊三次郎自2015年接下「梅湯」的經營,一路上得到許多人的幫忙,就連他自己都感到非常意外。
當然,他也曾遇過不少挫折,一個年輕、毫無經營經驗的外地人,信誓旦旦說要復興錢湯,對當地的人來說,一開始都是不看好,甚至是持反對意見的,但這些聲浪也慢慢轉為支持、應援的聲音。「梅湯」旁邊過去曾是暴力集團的聚集場所,間接影響了來客與周圍的安全性,2018 年這些暴力份子搬離之後,狀況就跟著好轉起來。
圖:梅湯現場販賣許多特別的小物,包含毛巾、肥皂等
錢湯不能消失,這就是他的湯道!
日本現存的錢湯,大約僅剩下鼎盛時期的十分之一不到,預估再過五年、十年,實際存活下來的錢湯,一定會比現在更少。如何吸引消費者包含外國旅客,就是最大挑戰。不定時舉辦各種表演或是活動,讓錢湯不只是錢湯;澡堂內的牆壁上,貼的是他們每月發行兩次的「梅湯新聞」,介紹「梅湯」以外,也有員工們分享各自的喜好跟音樂等,這也讓泡澡的人們,多了有趣的體驗。
圖:梅湯的店主湊三次郎
過去八年,湊三次郎以「梅湯」作為發展據點,集結眾人之力成立了「ゆとなみ社」,與夥伴們一共協助7間老舖錢湯重新開業,包含滋賀的都湯、容輝湯;京都的源湯、大阪的みやの湯、愛知縣的人蔘湯,以及他的弟弟湊研雄在東京的十條湯,預計今年還會有另外2家錢湯會重新開幕。
要說錢湯有什麼魅力?過去除了是庶民們聚集交流的空間以外,更是保有地方記憶的文化場域,不只改變城市的人文景色,也為城市注入更多嶄新的元素。下次到京都,不妨走訪看看這間「錢湯活動家」湊三次郎所經營的「梅湯」吧!
▍京都 サウナの梅湯
-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岩滝町175
- 営業時間:14時〜26時(週一到三、五);6時〜12時、14時~26時(六、日)
- 電話:080-2523-0626
- 公休日:週四
__________
採訪撰文|林廷璋
資料來源|Portla Mag、rurubu&more、Yahoo Japan News
立即加入欣傳媒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