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復育臺灣櫻花鉤吻鮭近30年,從原本野外紀錄200多尾,到現在超過1萬5千多尾,創下歷史新高,復育成果高達60倍,不斷累積復育經驗,今年也將計畫運輸「發眼卵」野放, 可望大幅提高存活率。 以往櫻花鉤吻鮭野外復育,都是將魚苗放入水袋中,依靠人力運輸送至野放地點放流,雪霸國家公園,今年將首度採用運輸發眼卵方式,不但可以到更遠的地方野放,也能提高存活率。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 陳俊山:「今年預計是到中央尖溪更深山一點,可能要走15小時,因為也剛好有發展出一個,用那個發眼卵,去做放流的一個技術,所以就可以背負比較輕鬆,也不會產生那個魚體的那個滅亡,所以可以往深山裡面去放流。」 雪管處指出,臺灣櫻花鉤吻鮭從民國84年復育初期,野外紀錄只有200多尾,111年野外族群數量研究監測案,已監測到15374尾,族群已成功拓展至大甲溪上游各支流,生長棲地範圍達到70年代8成左右,成果卓越。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 陳俊山:「整個櫻花鉤吻鮭,雪霸國家公園接手差不多27年,然後經過幾年努力,從200多尾現在已經上升到60倍,1萬5千多尾。」 雪管處表示,以往在七家灣溪流域及合歡溪流域,觀察到穩定族群外,目前在羅葉尾溪、有勝溪、南湖溪等流域,都有觀察到櫻花鉤吻鮭活動跡象,顯示鮭魚族群已能在野外自我繁衍,展現多年來的復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