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編輯部
腎功能剩50%沒症狀? 腎損傷連帶傷害「重要器官」
台灣一年洗腎(透析治療)約9萬人,新發生透析人數也達到1萬2千人以上,發生率與盛行率皆高居世界第一。腎臟擔負人體各項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調節血壓、調節水份、製造與分泌荷爾蒙、排出代謝廢物與毒素、維持電解質與酸鹼平衡。腎臟也負責產生維生素D以調節鈣、磷代謝,幫助人體維持骨密度。
腎臟由腎絲球與腎元組成,含有豐富的微血管,當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佳時,就會造成腎絲球硬化與腎元破壞,導致腎功能受損。腎臟受到損害會連帶使心臟、大腦及各項重要器官受到影響。然而,腎臟具有強大儲備能力,腎功能只剩50%時,除了數種腎臟病變之外,大多缺少明顯臨床症狀。 高風險族群若未提高警覺或定期檢查腎功能,容易忽略腎臟病變警訊。
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增加,也是腎臟病發生變多的原因,而不當用藥習慣及來路不明的偏方藥劑,更是造成腎臟傷害的潛在地雷。
愛喝含糖飲料吃泡麵! 腎臟科醫師盤點「十大傷腎習慣」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健康管理,避免腎臟受傷甚至引發慢性腎臟病?新泰綜合醫院腎臟科主任陳佑丞醫師指出,國人最常見的「十大傷腎習慣」包括:
一、 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
造成腎衰竭,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尤其是腎臟功能不好族群務必避免使用,防止腎功能快速惡化甚至面臨洗腎。腎功能風險族群如需使用止痛藥可以用普拿疼取代,就醫領藥時應告知醫師本身有腎功能問題,避免開立容易傷害腎臟的止痛藥物。
二、血糖控制不佳
台灣接近一半洗腎人口與糖尿病有關,高血糖會造成全身大小管病變,對腎臟更有直接影響,會使患者面臨蛋白尿及腎功能惡化。有糖尿病的族群務必穩定控制及定期監測血糖,按照醫師指示規律用藥或施打胰島素。
三、血壓控制不佳
高血壓也是國人洗腎主要元兇之一,且對身體造成全身性危害,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心肌梗塞與視力問題。血壓長期過高會傷害腎臟血管,尤其長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壓會增加腎絲球內的壓力,影響腎絲球過濾率(eGFR)、增加蛋白質流失,而腎功能損傷本身也會使血壓升高,兩者會產生交互影響。
四、加工食品攝取過量
罐頭食品、泡麵、香腸、火腿、熱狗、雞精、酸菜、泡菜,這類加工食品所含的磷酸鹽、鈉離子偏高,對腎臟是不小的負擔。
五、飲食太鹹
飲食重口味、吃太鹹對身體的直接影響就是造成血壓升高,進而間接傷害腎臟。另外,腎臟損傷時無法排除多餘的鈉離子,易造成水腫、肺積水、高血壓、增加心臟負擔。
六、愛喝含糖飲料
台灣糖尿病發生年輕化,與年輕族群愛喝含糖飲料大有關連,手搖飲料店更是廣為風行。血糖控制得宜可以減緩腎功能惡化,也建議多用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如果真要喝飲料,建議選擇低脂、低熱量,少糖或無糖的飲品,偶一為之切勿過量。
七、不愛喝水
足夠的水份對健康成人而言是維持腎臟代謝的必要,人體缺水時腎臟灌流不足,可能會造成急性腎損傷。喝水也能降低腎結石、泌尿道感染的發生,尤其是氣候炎熱與劇烈運動更要記得補充水份,以免發生急性腎臟損傷,也提醒國人勿以含糖飲料取代白開水,避免攝取不必要的過多糖份。
八、吸菸
抽菸會活化交神經、升高血壓,更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造成血管收,導致腎微血管硬化及腎絲球壞死。另外,吸菸會增加蛋白尿、腎功能惡化的風險,菸草中所含的重金屬物質如鎘與鉛,亦會堆積於腎臟造成傷害。
九、肥胖
肥胖會增加血壓、血脂、血糖升高,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間接影響到正常的腎功能。
十、顯影劑暴露(放射性檢查)
部份放射性檢查如電腦斷層會使用顯影劑,對於腎功能正常者可能影響不大,但若原本腎功能就不好的人,應盡量避免使用或與醫師討論檢驗劑量及方式,避免造成「顯影劑腎病變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陳佑丞醫師提醒,門診病人常有傷腎的錯誤觀念,以為血壓藥、血糖藥吃多會洗腎,事實上正是因為血壓、血糖控制不佳,才是造成洗腎的元兇。
延伸閱讀:
糖尿病不只年輕化 一發現腎功能恐剩3成! 35歲起應注意「三大指標」
「心腎症候群」加乘! 洗腎病人死亡率暴增50%? 累喘腫恐釀「心臟未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