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大前校長管中閔和作家楊渡合著的大學的脊梁,記錄了教育部不承認台大校長遴選結果,造成2017至2019年565天之間台大無正式校長的「卡管案」,書中不僅揭露管中閔在「卡管」期間所面臨的壓力、困境和心路歷程,即使收到這樣的壓力,管爺對外仍在臉書寫下「I AM FINE」,堅持捍衛大學自治的精神,更讓我們反思大學自治的重要性。
這一場臺大校長遴選事件是臺灣高教史上空前的一場大風暴,幾乎摧毀了起步未久的大學自治。事件持續一年多,過程驚濤駭浪,凶險異常;事件主角,前臺大校長——管中閔身處風暴中心,最後雖然挺過這場風暴,但他不是勝利者,只是一位不願也不曾被擊倒的倖存者。
管中閔指出,他身在「卡管案」的風暴中心,有太多情緒、不適合當歷史事件記錄執筆人,希望透過第3者撰寫,對整起事件做全面回顧,而他所撰寫的18篇心情記事,則是「劫後餘生錄」。
管中閔表示,「卡管案」是執政當局運用行政、立法、司法、監察四權,傾盡全力的干涉大學自治,現在卻好像「船過水無痕」。管中閔強調,學術自由、大學自治最不該被政治力干預。他坦言,一但回憶起2018年,所有記憶就變得非常痛苦,甚至連晚上都睡不好,到現在都還會時不時地做噩夢,但他能挺過、台大能堅持走過來,其實要感謝非常多人。
「我記憶很好,幫助過我的人,我永遠都記得,同樣的搞我的人,我也不會忘掉。」管中閔重申,台灣必須要記得這段歷史,避免重蹈覆轍,「大學自治可以繼續延續下去,就是台灣價值最重要的部分」。
書寫,是記憶,也是反抗;事件當事人的陳述,也將成為這段歷史另一面向的記載。脊梁為挺立之本,《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不只是一本報導文學之書、一本見證歷史之書,也是一本時代知識分子風骨的記憶之書。更是為彰顯自由民主精神的書寫,為臺灣知識分子堅強、柔韌、永不屈服的風骨,留下鮮活的見證。
圖一:台大前校長管中閔13日出席《大學的脊梁:台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新書發表會。(記者陳欣伶攝)
圖二:新書發表記者會,除楊渡和管中閔兩位作者將親自出席外,《聯合報》前社張作錦、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李家維、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徐丞志等人也將親臨現場致詞。(記者陳欣伶攝)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