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文/楊正寬 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十多年前在我們住家附近,忽然開張了一間「臺糖量販店」,當時大家都覺得非常敬佩臺糖很有商場創意,居然能夠利用臺糖近乎荒廢的廣茅甘蔗園土地,靈活變通轉營大賣場生意。它比便利商店更便利,更平價;賣的商品也更豐富,更多元,比古早大型的「嵌仔店」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確幫了我們西屯區忙碌的芸芸眾生大忙,特別是美食街,解決了日理三餐,煩人的生活與生存問題;很多人還午、晚餐都來,甚至在這兒約會、上網、聯誼、吹冷氣,儼然成為家家的廚房,戶戶的餐廳,寵壞了家庭主婦,而且更顛覆了鼓勵「爸爸回家吃晚餐」的生活秩序,也讓大家忘光了飯後還要收拾杯盤狼藉這檔子的事了!
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龐大的國營企業,是由戰後1946年成立的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ugar Corporation),簡稱臺糖(TAISUCO),完整接收了當年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非常風光地留下來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改組而來。所謂「非常風光」其實是相對於被日本政府壓榨臺灣辛苦種蔗卻被剝削,只能獲得微利血汗錢的農民們的酸言,大家如果曾經聽聞過「第一笨(臺語音gon),種甘蔗給會社磅」的俗語,那就是這個意思了。
光復後這個大甲溪以南才有的各地製糖工廠,仍然很開心的專營砂糖製造與銷售。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小孩子們都會追著氣喘吁吁、步履蹣跚,滿載製糖原料蔗的「五分車」後面跑,檢拾掉落下來的白甘蔗,啃吮著又硬又少甜汁的人間美味,享受鄉下孩子特有的小確幸。之後因為受到了我國加入了1995年在日內瓦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波及,砂糖自國外產地國家,大量的廉價傾銷進口,當時大家都為它捏把冷汗,以為這個曾是幫忙臺灣由農業轉成工業,也是「臺灣奇跡」功臣之一的國營公司,這下一定是要趴下去,完蛋了。
的確當時臺糖受到國內工業發展,勞力短缺、工資高漲,生產機器老舊,所以產品不敷成本,因而敵不過中南美像古巴等生產廉價砂糖國家的傾銷,幾乎到了已經面臨關門或倒閉的危機。但是三、四十年來,臺糖不僅是很爭氣的仍然還繼續存在,而且更在不斷「掙扎」中,力求變通的結果,除了將坐落臺北的總公司,在2005年南遷到新營自己廣茅的甘蔗園土地之外,竟然還利用舊有閒置製糖工廠,經營起觀光產業,堪稱是目前國內雨後春筍般興盛的「觀光工廠」始祖。
此外,臺糖也在2004年規劃並掙扎地大幅轉型,完成了八大事業部的建置,除了原本主要的砂糖事業外,營運的觸角還延伸到量販、油品、畜牧、生物科技、商品行銷、精緻農業、休閒遊憩等事業,樹立了很多包括養豬、豬肉食品加工,甚至養殖漁業、栽培蘭花、製作冰品、設加油站等的品牌。事實上,大家都早已司空見慣,熟知這家以製糖起家,號稱「臺灣糖業公司」,卻不務正業的國營企業,除了不「製糖」之外,其他的生意卻什麼都做!什麼都賣!什麼都要賺!
有道是「窮則變,變則通」;還有傳統「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或許影響了臺糖掙扎的勇氣。可是正當讓我們很佩服臺糖很有企業創新與變通的「掙扎」超能力時,卻突然新聞報導說臺糖量販店因為連年虧損,將把整個商場轉租給家樂福接手。家樂福也於民國107年4月12日正式對外宣布,將接手臺糖旗下的5家量販店及3家超市。好在是轉租,還是能維持大賣場或量販店,而且已於同年6月15日開始整修,年底果然即以全新面貌跟台糖量販店原來的老主顧們見面,這下才安心的看到臺糖的「掙扎」順利,反正大家其實也很習慣臺糖一生屢挫屢戰的「掙扎」奮鬥史了吧?有人說,依照臺糖的企業文化,開賣場廝殺大概是注定吃虧的,還是當個大地主老房東比較穩當,徹底發揮了傳統「有土斯有財」的理財營運策略。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難道這就是臺糖必需歷經無數次坎坷「掙扎」的宿命,然後才能以「哀兵必勝」的策略,顯現出臺糖的偉大嗎?做為它忠實長期客戶的我,欣然看到這個橫跨日本及民國百年老店,能再一次順利的「掙扎」成功!當然也要祝福臺糖這家除了不製糖,其他什麼都做,不務正業卻仍屹立不搖的國營企業,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