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南方作為衝撞之所》二部曲開展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南方作為衝撞之所》,正在高雄市立美術館(KMFA)展出,這是走過、路過、跨越過戒/解嚴年代的風雨浪尖,也是多元史觀特藏室的二部曲,令人怦然心動。
高美館二部曲係從2020年啓動策展規劃,館內館外學者專家進行研究合作,重新審視1970至1990年代「大高雄藝術」發展的過程,超過100組件的藏品整理出發,最後選擇以「南方作為衝撞之所」作為展覽主題。
繼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後登場,由高美館策展團隊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黃文勇、鄭勝華與徐婉禎老師組成之研究團隊共同合作,進行前置研究與累積,重新審視七○至九○年代那段形塑出台灣南方藝術具體形貌的關鍵年代,並記錄發生於其間的關鍵人、事、物以及作品,活化典藏並補強文獻,讓美術館成為探勘大時代記憶的基地,共展出45位台灣藝術家之精彩創作。
與其把「衝撞」視為「叛逆」,不如解讀為當年藝術家對內外在環境求新求變的迫切心情。身處精神桎梏的戒嚴世界,又在煙塵籠罩的冰冷工業城,令人生厭,夾縫中求生存的人們,拿什麼衝撞?藝術成為精神的想像空間與抑鬱發洩口,從戒嚴走到解嚴,處於壓力鍋沸騰極限前的增溫與開鍋後乍然釋放的年代。
已逝藝術工作者倪再沁曾描述,高雄,是個雜念很多的城市。那個繁多雜念,正暗示著戒嚴與解嚴、本省與外省、本土與國際、創作與現實的諸多牽扯糾結,不斷地反省辯證、攪拌沈澱,萃取出精華,供後人緬懷與咀嚼。
歷經硬體軟體改造,縫和內惟老社區的高美館,作為一個城市的美好存在,館長李玉玲投注多年心血,帶頭開啓美術館與城市的對話,讓高美館,不只是美術館,正也是探勘時代的新基地。
探看一群在戒嚴與解嚴、本省與外省、本土與國際、創作與現實夾縫間,不斷吸收新知、反省辯證、尋求同儕認同與存在意義,並積極開創自我語彙的藝術家們,如何用創作來「衝撞」家庭、政治、社會、歷史、文化、語言等制約,找到了自己在時代中「發言」的方法。
誠如高美館研究發展部主任羅潔尹在導冊上說的,這個展覽拼圖,回應了一個當年被眾口鑠金出的情境偏見:在地文青交陪如此頻繁,跨界藝術家交流如此熱絡、社會參與如此積極,高雄怎麼可能是「文化沙漠」?!
展覽分為8大主題,層次分明,首先,「少年仔,安啦?」探討存在主義暗湧年代,憤青在想什麼?其次,「渴求認同的年代」,如何感受在地與本地?第三,「誰沙漠?你家才沙漠!」探討文化沙漠中慢熱的跨域文青聚合場。第四,「工業城中藝術黑化與黑畫」,那𥚃的黑,不是只有一種黑。第五,「眉眼間不能說的事」,探討威權時代中,白色何以恐佈?第六,「人在囧途」,噤聲年代中的社會群像寫真。第七,「解嚴前後裂出的那道口。第八,「打開視野後的新世界」,超越傳統,邁向當代之路。最後整個展覧,在「除鏽烤漆-高雄工業藝術」的38分鐘影片中,嘎然作結。
總之,高雄從日治時期,開始被建構成工業城市,影片沿著高雄工業發展的線性軌跡,交互併置了與工業相關的藝術家口述暨其創作。然而,戰後發展迄今,高雄一再蛻變,從農業、工業轉型到新興科技業猶如對一部老舊的工業機具,除鏽清潔,並重新烤漆著,令人玩味不已。
參與展出藝術家 共45位,其中不乏已撒手人寰,成為絕響,令人唏噓不已,不過仍有不少藝術家,還持續為藝術的時代話語權,努力𡚒鬥中,讓人倍感欣慰。
已過世的藝術家包括:
陳庭詩 (1913-2002)、曾培堯 (1927-1991)、
杜巴男 (1930-2008)、洪傳桂 (1931-2013)、
蔡水林 (1932-2015)、朱沉冬(1933-1990)、
陳甲上 (1933-2023)、羅清雲 (1934-1995)
施明正 (1935-1988)、張文卿(1936-1977)、倪再沁 (1955-2015)、吳梅嵩 (1955-2023)、李俊賢 (1957-2019)。
其他的在世藝術家,則包括:
李朝進 (1941-)、陳正雄 (1942-)、許⼀男 (1943-)、王國柱 (1945-)、陳水財(1946-)、洪根深 (1946-)、葉竹盛(1946-)、區超蕃 (1947-)、蘇信義 (1948-)、謝德慶 (1950-)、盧明德 (1950-)、陳榮發(1952-)、陳隆興 (1955-)、蘇志徹 (1955-)、張新丕 (1955-)、莊明旗 (1955-)、顏明邦 (1955-)、宋清田(1956-)、許自貴 (1956-)、吳天章 (1956-)、何經泰 (1956-)、洪龍木 (1957-)、木殘 (1957-)、李明則 (1957-)、劉高興 (1958-)、謝三泰 (1958-)、王武森 (1959-)、劉丁讚 (1959-)、侯聰慧(1960-)、林鴻文 (1961-)、楊順發 (1964-)與蔡獻友 (1964-)。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在高美館 301-305展覽室舉行,即日起至明(2024)年9月8日,規模宏大,用意深切,值得細細品評。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