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遊戲」取代「華爾街遊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價值,而相互尊重、同理相待的倫理是維繫社群共享、共融和共榮的基石。過份以自我為是的「自戀」則是其中破壞的因子。(圖:台灣科大IMBA學生寫出有關社群倫理的看法/作者攝)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社群PO圖文過度是病哦!」在《優傳媒》刊出後得到很多人的迴響,紛紛詢問可以怎麼處理。根據美國心理學界的研究,每十人就有一個人是自戀狂,「自拍症候群」在台灣也不遑多讓。這種訊息轟炸式的污染造成不少版主的困擾,大家礙於情面又再三忍受,上傳自戀症的人卻愈傳愈起勁。
容忍,沒法解決困擾
怎麼辦?大家會组社群,不是親朋好友,就是同學、同鄉、同社、同會。除了網上交流,大家三不五時也會見見面,好難!要把別人的訊息下架;或想把他踢出社群,更難下決定。
不教而殺確實有失厚道。但是,有些人就是很皮,那怕您直接私訊給他,婉言提醒,好言說明,他就是聽沒有。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您跟他是三校校友、兩社社友,就更困擾不堪了。上傳自戀症的人發訊息不會分社群的,大小通吃,日夜不分,每個訊息還落落長,深怕別人不知道他有多能幹,家庭有多美滿,子女有多成材。他很自戀,別人卻每天很煎熬。
團體,就是要有規矩
兩年前,在台灣科技大學的IMBA班教授「企業倫理決策」。有天,突然有位來自北歐的同學發問:網路社群上的「自拍症候群」是否涉及倫理問題?如何有原則又不失禮的處理?沒想到這個問題引起大家熱烈的討論,原來不分國籍,有這種困擾的同學不少。
自拍症症群的人如果上了癮變成自戀症,甚而入魔到自戀狂,那不只病,還真的不符社群倫理,有道德的缺失。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倫理的基本原則,只顧自己爽快,不管別人痛苦,這種自私當然不應在社群經常存在。國際心理、醫學和管理研究論及自PO 成癮的倫理道德缺失的文章不少,在此就不再贅述。
解方,訂個君子守則
怎麼辦?那時來自十幾個國家的同學們,跨越種族和文化的藩籬,大家分组討論,用了一個半小時,整合出下列的「網路社群倫理和禮儀守則」,結果證明,團隊就是要有規矩,大家遵守,自重而後別人尊重,社群相互交流才會變成快樂的事。
社群快樂組曲的永續需要每一組員遵守倫理和禮儀守則,國際學生們歸納出來的規範自己的上網貼文的五大原則是:
1 不傳政治、宗教、性別、意識型態和有違善良風俗之訊息。
2 上傳別人轉傳訊息,除非經個人專業判斷無誤,否則應先經必要的查證,才得上網。
3 上傳訊息應聚焦個人和社群相關,並有助知識增長、生活樂趣和觀念進步。個人應經常自我省察有無超越不符比例原則。
4 針對公共議題,除非是個人見解,或確實是名家言論,且有參考價值,否則不予上網。
5 社群最好設有版主,輪流推荐,版主依據守則經由成員溝通後,決定是否將訊息下架。
文明,知書達禮相待
倫理是大家做人做事共同認定和遵守的價值;禮儀是大家彼此對等的尊敬及文明的對待。
網路社群組成的目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為促進友誼,增長知識和吸收進步的觀念,而進行的交流。
因為數位資訊的無遠弗屆,講求共享、共融和共榮的「社群遊戲」已經取代自私自利的「華爾街遊戲」。共享和自由一樣,每個單獨的個人要遵守團體規則,知所自我約束,尊重別人,不能為所欲為。
隨意轉傳,失禮;任意上傳,失德。兩者皆是病,損人不利己,有這種毛病的人快改了,免得經常訊息被下架,甚或人被踢出群,十分沒面子。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