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近 2 成青少年有煩惱不會向人求助!家人、老師、朋友如何編織接住青少年的情緒安全網?

Heho健康網/陳韋彤 2023.02.22 18:41

過去你曾有憂鬱傾向嗎?你的憂鬱如何被身邊朋友、師長看待?青少年的世界並不複雜,被理解、認同、肯定、稱讚往往是孩子在這階段的渴望,但也正因如此,他們的煩惱總被輕易看待,常被他人忽略煩惱跟憂鬱僅有一線之隔。有些幸運的孩子願意說出自己的心聲,但也有些人感受不到師長、朋友的支持而開始封閉自己,「如何編織青少年的情緒安全網?」是如今社會的難題。

「在國中時期,我隱約有憂鬱傾向,但當時大部分的人多認為憂鬱只是青春期的多愁善感,甚至還會被說只是在博取關注。我的煩惱與困惑總是被輕輕帶過,取而代之的是『想太多』、『討拍』的標籤。」這段對白節錄自圖文創作者豆苗先生的插畫,反映了青少年們有煩惱甚至憂鬱時,說不出口的狀況。

類似情形並非只發生在過去輔導諮商仍不普及的年代,現在在家庭中、校園中仍常見相關情形。兒童福利聯盟 22 日公布《2022 年國高中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從全台國、高中生中依比例抽樣,共回收 1842 份問卷。調查中透過 DASS21 情緒自評量表觀察學生心理狀況,也就是詢問受測者一周內的情緒感受來了解他們的憂鬱、壓力和焦慮程度。

過半數青少年有憂鬱傾向,他們在煩惱什麼?

報告顯示,這群國高中生中超過半數有憂鬱傾向的比例,其中極為嚴重 8.9%、嚴重 8.1%、中度 24%、輕度 12%。進一步交叉分析更發現,高中生嚴重憂鬱高達 23%,顯著比國中生高(12.9%),且高中生中,有極嚴重憂鬱者更超過一成(12.1%)。兒盟執行長白麗芳指出,雖問卷結果不代表即罹患憂鬱症,但也顯見青少年亮紅燈的心理狀況。

父母是不是常認為,孩子只要煩惱唸書就好,身上沒有金錢壓力,說來說去就只是人際、課業上等問題?愛心大使韓菲今年 20 歲,剛脫離高中時代不久,她認為,每個時期都會有每個時期的煩惱,並非青少年只面對書籍、老師、同儕,就不會遇到困難。兒盟則指出,綜觀現代孩子的壓力來源,前 3 名分別為學校課業(76.9%)、未來前途(67.3%)及交友人際(43.0%)。

17% 青少年不願透露心聲,心理師建議 6 個警訊參考

面對青少年的煩惱,有些幸運的孩子說出口後可以得到父母、同儕、老師的關懷與協助,但也有將近二成(17%)青少年選擇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心事,甚至有 9.8% 的孩子選擇向網友吐苦水。而身為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線的重要人物「輔導老師」們,卻只有 5.6% 的青少年願意與之討論。

這群不願透露心聲的孩子,將更仰賴身邊親友的觀察與協助,才能發現他們心裡的異樣。微光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鄧善庭過去是大專院校、國中的專輔老師,從實習階段至今有超過一半的時間與兒童、青少年接觸,她認為不願意開口的孩子可能已經先觀察過環境,包括父母態度、親友想法等;又或是他們嘗試過開口,卻沒有被接住,而越來越封閉。

「如果人人都能成為情緒安全網的一環,多傾聽孩子的話、陪伴並理解他們,會成為心中已是一片黑暗的孩子的微光。」鄧善庭坦言,畢竟有時候可能真的難以發現孩子的不對勁,只有落實關懷、取得信任,才有機會開啟溝通的管道。但家長也別灰心,仍有些具體的警訊可以參考。包括:

  1. 查看孩子憂鬱評估量表結果。
  2. 食慾變化起伏大。
  3. 睡眠習慣不同以往,睡得很少突然睡很多,反之亦然。
  4. 身上有傷口、瘀青、割痕等。
  5. 整個人喪失動力,對喜愛的事物提不起興趣等。
  6. 功課或生活自理能力的變化。

拯救青少年憂鬱,家庭、教育、政策都需跟上

兒盟指出,衛生福利部曾公布 2021 年死因統計,發現青少年族群(15 至 24 歲)死因中,自殺為第 2 位,比 2020 年增加 1.3%;國民健康署也曾發布《110 年度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顯示 1/4 學生於最近一年內曾認真考慮自殺;16% 國中生、12.7% 高中生曾經計畫自殺;更有 10.1% 國中生、9.4% 高中生曾經嘗試過自殺,青少年憂鬱問題早已迫在眉睫。

兒盟也呼籲,家庭面上,父母要多與孩子談話,提供正向的鼓勵及協助;教育面上要增加兒少對心理健康的正確認識,並擴增線上輔導資源,增加校園輔導資源的可近性。最後希望政策面上,有機會將心理健康納入定期常規檢查,適時瞭解兒少心理健康狀況並適時提供諮詢與協助。

兒童福利聯盟提供。

文、圖/陳韋彤

延伸閱讀:

兒童也有憂鬱傾向!專家提醒 4 種情形是警訊

父母需關注孩子的「心理氣質」!心理學家:兒童氣質與青春期焦慮、成年期憂鬱有關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