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朝野對決之東皋採菊集》郭台銘為什麼就不能選總統?

優傳媒/ 2023.02.21 08:02

郭台銘不是沒有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實力,國民黨內部不宜再以四年前的小恩小怨面對今天的國際、兩岸與民進黨執政局勢。國民黨便應努力找出一套適當的機制,讓有能力、有意願的參選者,都願意在此一機制下公平公開的競爭;並在依此一機制下推出候選人後,共同團結支持。(圖/取自網路)

 

作者/劉東皋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和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日前會面討論郭有意回國民黨代表藍營選總統一事,經過幾日的發酵,引發出國民黨內部對郭台銘的批判。然這些批判會影響郭台銘參選總統的意志嗎?應該未必。

 

郭台銘可不可以選總統,可從兩個層面來看。一是,他能不能(有無條件)選總統?其次,他可不可以代表國民黨選總統?

 

就第一點而言,依據憲法規定,他本就具有參選總統的資格;再者,從他最近和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會面來看,他也很有意願選總統。既有資格且又有意願,加上他本身具有足夠的知名度與資源條件,他當然能夠選總統。

 

然而,郭台銘原可以用無黨籍身分參選,卻在與王金平碰面後,因王金平表示他必須支持國民黨提名人,而讓郭台銘不排除重回國民黨。但郭最近的種種發言,卻被國民黨內的「反郭」人士大肆批評。

 

郭的小語病被反郭人士大批評

 

郭的一些發言容或有些不當,但也只是顯示郭的人格個性特質及某些小語病,譬如他說:「等國民黨拿出一個辦法」、「四年前自己年輕氣盛」等,對支持郭台銘的人而言,這些話可都視為小語病;但聽在反郭人士耳中,則是重大缺陷,適可群起而攻。

 

郭台銘的言辭語病不是不能批評,然而,相較於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鴨霸傲慢的言詞態度,如今的郭台銘可算是柔順許多。

 

國民黨內反郭人士大多以四年前郭台銘辱及國民黨及韓國瑜的言行作文章。但反過來想,抛開個別情緒不談,郭台銘所指責的內容是否為真,才是國民黨人該面對的問題。

 

郭台銘親身經歷過四年前初選的過程,事後韓國瑜也確實因許多知識藍、經濟藍、年輕人對韓及當時國民黨的討厭值極高,而大敗落選。郭台銘所指責的內涵,難道有不切弊的嗎?或許他的口氣太重、退黨動作太大,而引起某些被針對的人士不快,但國民黨內難道也從不反省自己的結構性腐朽,而多只是在等人民「討厭民進黨」後再回頭搶拾權位嗎?那現今的國民黨人和民進黨內眾多只會檢討王世堅、高嘉瑜的那些人有何不同?

 

國民黨人和民進黨有何不同?

 

郭台銘本可用無黨藉身分參選總統,且這或許是在去年九合一大選前他就已起心動念的事。面對台灣眾多選民對藍、綠政客皆失去信心的情況下,郭台銘代表台灣社會第三股反藍綠腐朽的人民力量,以無黨籍參選總統,事也並非絕不可成。

 

只是,九合一大選後,國民黨縣市長選舉雖大勝,但民進黨基本盤仍穩固維持,以台中市長盧秀燕為例,她雖大贏民進黨提名的蔡其昌,但盧的得票數並沒有較四年前增加;數據中雖顯示投票率較四年前低,但也可推論看出,許多人沒有投給蔡其昌,卻也並未轉支持盧秀燕。

 

換句話說,就現有局勢言,如果郭台銘以無黨籍參選總統,恐怕會因三足鼎立而讓民進黨(賴清德)漁翁得利。這或許是郭台銘希望重回國民黨,以國民黨身分參選的主要考慮之一。

 

不過,九合一大選後,國民黨也確立了兩位明星級市長,一是新北市長侯友宜,一是台中市長盧秀燕。兩人不但順利連任,且得票數都大贏對手。只是兩人剛連任不久就要角逐總統大位,一方面國民黨內的組織文化常是棒打出頭鳥,他二人也相對低調不語;另方面選民是否能接受剛連任就去選總統,這或也是他們不敢及不願即時表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侯友宜因支持度民調常與賴清德在伯仲之間、或緊追賴之後,因此國民黨內挺侯聲浪也最大。

 

能回國民黨恐也將面臨競爭

 

郭台銘如今尋求重回國民黨、並有意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總統,將有兩個關卡要過。其一便是郭台銘所說的:「國民黨需有一套辦法」讓他回去;而即使郭台銘能回國民黨,也要面對黨內有意參選者的競爭。

 

這次的競爭如以初選舉行,過程中務必要有一套機制能有效排除「綠營刻意灌票給比較容易打的那個人」之效應。如在公平機制下,郭台銘不幸再次初選落敗,便應心甘情願的支持國民黨提名人。

 

筆者猜測,郭台銘現如今最大的心願應是不願再看到民進黨繼續執政,在面對「殿陛之間」眾多非人的食祿者當道,郭台銘應不無「取而代之、捨我其誰」之感。然而,九合一選後他或又擔心,若以無黨籍參選,在三足、甚至四足(柯文哲)混戰下,民進黨反能以逸待勞而獲勝;這或許是他明知回國民黨會引起反彈、甚至招到反郭陣營攻訐,還是願忍辱負重的在被罵「厚臉皮」的情境下,尋求可以合作團結的機會。

 

否則,郭台銘就算一擲數以(十)億計的經費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總統、而最後縱然敗選,對於所損失的金錢他自然不會皺一下眉頭;但他既不願見到民進黨漁翁得利繼續執政,又有意願為台灣社會貢獻人生最後尚能發揮的一點心力(終究他已七十二歲了),尋求回國民黨再拼一場公平初選,又有何不宜?

 

郭台銘以無黨籍參選恐對國民黨更不利

 

何況,若郭台銘不能回國民黨,一旦國民黨推出侯友宜、朱立倫、張亞中、趙少康或韓國瑜(?)出來參選,面對民進黨強棒賴清德,中間多數選民並不見得買單。侯友宜雖是目前國民黨強棒,但他的支持者中與賴清德的票源是否重疊?深藍或正藍是否對他有疑慮?最後都會在大選中見真章;加上有一個柯文哲也在俟機而動,在人人沒把握的情況下,郭台銘最後也不無可能決定以無黨籍身分一搏;到時對國民黨更是不利。

 

走筆至此,筆者想起四年前郭台銘在國民黨總統參選人初選期間,曾到台中上銀公司舉辦一場演講說明會,廣邀中部著名的上市公司及中小企業負責人前往。我以記者身分前往採訪,親見郭台銘在台上條理清晰的分析中美貿易戰下,美、中雙方將各自發展自己的一套科技技術標準,未來難以再維持美國的單極獨霸標準,而會走向雙極標準。當時美、中貿易戰方起,於今看來,郭台銘確實具有掌握國際政經趨勢發展、以及面對變局台灣產業要如何因應的洞察眼光。

 

離開會場後,和一名相識多年、與會的糕餅業者聊起,她說,她就是覺得郭台銘才具有領導中華民國、治理台灣的能力,韓國瑜她真支持不下去。這名那時還在逢曱EMBA進修的中小企業主,可以歸之為經濟藍和知識藍;而這一類群的民眾對於郭台銘的全球化經營能力與國際視野,還是相當肯定和支持。

 

郭台銘不是沒有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實力,國民黨內部不宜再以四年前的小恩小怨面對今天的國際、兩岸與民進黨執政局勢。朱立倫和馬英九都說要盡最大的力量整合團結,國民黨便應努力找出一套適當的機制,讓有能力、有意願的參選者,都願意在此一機制下公平公開的競爭;並在依此一機制下推出候選人後,也能共同團結支持。若不然,眼下賴清德與蘇貞昌(已宣布支持賴)可不都坐在戲台底下偷笑著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作者簡介

劉東皋,祖籍山東齊東縣,台灣高雄人,淡江大學統計系畢、朝陽科大企管研究所碩士、大葉大學管理研究所管理博士。曾任經濟日報、台灣日報、新新聞周刊、台灣醒報,並陸續在中部數家私立大學兼課。2014年創辦自媒體中報雜誌至今,持續關注台灣社會表面現象的背後實相,記錄當代台灣社會的思想所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