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鼓山圖書館讀書會 大自然教室答案在環境裡

慈善新聞網/ 2023.02.13 08:32

       又來到每月的第二個週六上午10點的鼓山圖書館成人讀書會:2月11日共讀了「爸媽必修的100堂自然課」大自然當教室  答案就在生活環境裡,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作者:張蕙芬撰文。帶領人:林月娥老師;這本書所談的是生命價值的選擇,當春天來臨時,萬物生長百花齊放,享受種花蒔草之樂。對於生活在都會叢林的人而言,植物就像是一扇通往大自然窗口,植物的綠讓人精神放鬆,美麗的花朵和果實更是美感的泉源。

       帶領人林月娥分享,當大地回春,其中都市最容易看到是家燕築巢,白頭翁和綠繡眼的巢也常見,像提供花蜜的山櫻花,樹上常可以發現綠繡眼的杯狀巢,可以了解有多少窩的新生命誕生了。每年4月,該是黑面琵鷺北返的時候,在台南曾文溪口可以欣賞到最美麗的黑面琵鷺,也可以歡送他們北返。

       夏天早晨傳入耳中的多半是五色鳥的嘹亮鳴聲,雄鳥喜歡佇立大樹頂引吭高歌,有時一顆樹上還會同時出現好幾隻五色鳥。太陽下山後,蛙類登場了,如果下午來了雷陣雨,蛙的結婚進行曲將更為活躍,腹蛙在夜裡不停地大叫「給、給、給」。夏天的課程:享受自然。澎湖的自然景觀豐富,全台灣只有這裡才看得到大規模的玄武岩,是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日夜溫差的提醒,落葉樹開始回收葉片的養分,絡繹不絕的侯鳥旅客已陸續抵達台灣,賞鷹、賞雁鴨,是台灣秋冬一一登場的賞鳥盛事。上菜市場學自然,忙碌喧鬧的蔡市場,選擇當令蔬果,用心飲食,在地時食材在地消費,採買食物也能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學員良鏵表示,回味一些不常見的植物,實地勘察更有意義,兒時情景一一浮在眼前,科技再怎麼進步,也要回歸原始再出發。

       甫帶學生完成走讀屏東林邊蓮霧故鄉的學員秀卿老師也提到,很開心聴到月娥老師分享,生活處處是學習,讓孩子可以從生活中得到學習的樂趣,因為工作的緣故,我要好好思考規劃親近自然的課程,讓孩子的生活能力、觀察能力愈來愈好!

       學員金春感慨地表示,對於海洋生物大都”利用”大於”瞭解”,以前海洋生態富足,捕食不成問題,現在則是日益匱乏,很多物因濫捕而消失,想要恢復早期的豐富;須得多多瞭解海洋生態!華人愛吃海鮮,海洋生物又分可吃不可吃;市場熱絡的需求已危及許多海洋生物的生存,海鮮不是不能吃,但得選擇常見取代稀有,以養殖的取代野生,如此海洋生物才得永續!

(資料來源:鼓山圖書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