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apink 蘿拉 蔡阿嘎

影音/土敘強震逾萬人罹難 世界展望會首日進駐敘利亞 救援現況曝光!

新頭條/ 2023.02.10 01:03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影片:土敘強震當時監視器畫面 in 敘利亞。(世界展望會提供)

2月6日發生的大地震,對世界展望會敘利亞團隊是難忘的一天。團隊中許多人在第一時間受到衝擊,其中一位志工因地震失去性命,辦公室也在地震中受損,但在極短時間的休整後,世界展望會敘利亞團隊於地震首日迅速部署80萬美金的維生物資和庇護所設備,範圍涵蓋土耳其南部與敘利亞西北部的數個災區。

世界展望會敘利亞團隊表示,在2月6日的土敘大地震後,成千上萬的人民瞬間就失去家園,流連街頭。劫後餘生的災民們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維生必須物品的補給,食、衣、住等物資品迅速進入現場是首要任務。世界展望會敘利亞團隊在大地震發生前就已部署在敘利亞西北部,根據聯合國統計數字指出,目前該地區有高達460萬的地震災民與難民,超過90%的人口仰賴人道援助維生,世界展望會敘利亞團隊如火如荼開展救援工作的同時,也不斷呼籲國際可以透過現金資助的方式,讓敘利亞能獲得必要的庇護所、保暖設施與其他維生物資。

▲影片:土耳其強震-敘利亞西北部救援。(世界展望會提供)

早在地震發生前,敘利亞西北部地區就是全世界最脆弱的幾個區域之一,這裡飽受戰爭威脅、聚集400餘萬的難民,大多數是容易遭受剝削的婦孺,在2022年9月時甚至爆發霍亂,嚴重威脅敘利亞難民生存。去年世界展望會敘利亞團隊與當地社區合作,推動「水資源計畫」,對疫區進行供水站修復、污水排放管理等硬體上的修補措施,社工們走入社區推廣衛教資訊與發放防疫物資,提升在地居民的防疫韌力,在持續倡導與協助中,控制疫情的蔓延速度。

▲世界展望會提供給薩納德與敘利亞人的禦寒帳蓬樣式。(圖/世界展望會提供)

世界展望會除了提升在地的衛生環境,更為了難民的生存保障而努力。薩納德(Sanad)的家人是成千上萬個在冬天受苦的家庭之一;他們的帳棚很小,甚至沒有合適的衣服來保暖,更缺乏取暖方法。薩納德無法為他的孩子們提供冬天需要的東西和保暖的衣服。2020 年,世界展望會敘利亞團隊向薩納德以及 436 個家庭分發了冬季裝備(帳棚與禦寒衣物)。「我們收到的救濟籃不能確保我們度過冬天所需的一切,但它絕對有幫助。」薩納德的妻子說。

▲世界展望會提供給薩納德與敘利亞人的禦寒帳蓬樣式內部。(圖/世界展望會提供)

台灣世界展望會對此表示,敘利亞西北地區部分由於長年的人道危機,加上資源多數仰賴國際援助,這次的地震衝擊對該地區是雪上加霜。目前當地在白盔隊(Syria Civil Defence、簡稱SCD)的搶救下,多數仍是以人力或輕型器具進行救援工作,同時也需要更多的國際資源從土耳其端透過「巴卜-哈瓦過境點 (Bab al-Hawa Crossing )」進入,最新的好消息是,雖然該路徑因地震初期受損關閉,但聯合國 2/8宣布該通道經搶修已可通行,所以接下來就是確保救援物資能運到災區,只要物資能平安抵達,世界展望會就能藉著在地經營十數年的經驗,與地區組織合作,讓救援物資以最快的速度發送到有需求的難民手上。

▲自數年前起,世界展望會就在敘利亞西北部為保護孩童而努力。(圖/世界展望會提供)

台灣世界展望會李紹齡會長指出,世界展望會作為一個INGO(國際非政府組織),長年以來深入最脆弱的地區進行援助,搶救最脆弱的孩子們。敘利亞西北部的人道主義需求原本就已非常嚴重,而這次毀滅性的地震給當地的創傷加劇了痛苦。衛生設施本來就裝備簡陋,無法滿足需求,但現在許多設施已被摧毀。在零度下的溫度,許多家庭在沒有家園、無法獲得食物的情況下努力生存。李紹齡會長表示:「邀請國人優先考慮這些已經經歷了這麼多痛苦的敘利亞災民,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土耳其及敘利亞震災救援計畫。捐款通路包括台灣世界展望會官網,街口/蝦皮/Linepay等網路捐款平台,7-ELEVE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手機開啟OPEN POINT APP即時捐款,或至全台逾6600間門市使用ibon機台捐款。你的愛心,將成為敘利亞難民與孩子們度過艱難的力量,我們也願意承諾,將會運用深厚的在地救援經驗,讓飽受生存威脅的災民迅速獲得救援與補給。」

▲自數年前起,世界展望會就在敘利亞西北部從事救援工作。(圖/世界展望會提供)

  • 請利用台灣世界展望會網站www.worldvision.org.tw線上捐款
  • 郵政劃撥帳號:15752467,戶名:台灣世界展望會,請註明:2023土耳其及敘利亞震災救援
  • 此次捐款支援-街口/蝦皮/Linepay等網路捐款平台
  • 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手機開啟OPEN POINT APP即時捐款,或至全台逾6600間門市使用ibon機台捐款
  • 相關訊息請洽愛心專線:02-8195-3005,或洽詢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