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小林村 士林官邸 流星雨

【有影】傳星雲大師坐缸圓寂將成肉身佛?佛光山闢謠:「坐塔荼毘」七日後火化

匯流新聞網/王 佐銘 2023.02.09 09:29

截圖 2023 02 09 下午4.53.01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星雲大師5日下午圓寂,享耆壽97歲。近來有消息傳出大師曾交代,要採「坐缸」方式圓寂,數年後開缸成「肉神菩薩」。對此,佛光山妙熙法師澄清,大師身前交代,圓寂後所有備辦事項,皆遵從佛制和佛教儀軌進行。此次,星雲大師法體真身的坐龕,是考據佛經典故後,所進行設計的涅槃塔。大師法體真身坐入塔中,七日後荼毘火化,為「坐塔荼毘」,並非外界所傳坐缸圓寂。

佛光山解釋,所謂「坐化」,是指修行成就之人,於臨終之時,端坐至命終,又稱「坐逝」。
「坐化」不同於凡俗,有兩個原因:一是臨終時的姿勢是坐著,而一般人則是躺著;二是表示善終,臨終時沒有痛苦。佛教稱為「恬然」、「怡然」,坐化後之遺體一般予以火化。

為何大師要在七日後荼毘?據《大般涅槃經》記載,佛陀在涅槃之時,本來一天內就要火化,後來延至7日才火化。大師選擇7日後火化,也是有所依據。

而「坐缸」與「坐塔」有什麼不同?佛光山表示,「坐缸」,是佛教的複合詞,即「坐化」與「缸葬」的合稱。所謂「缸葬」,又稱「甕棺葬」,是指將往生者放入陶製容器中安葬。此文化可追溯到距今約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因該時期的彩陶工藝十分發達;「缸葬」文化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已經流行在黃河流域。佛教將「坐化」與「缸葬」結合起來,最早出現於明代。佛光山強調,這次星雲大師並非坐缸,而是坐塔,並且在7日後進行真身火化。

截圖 2023 02 09 下午4.52.52

大師坐龕設計為「涅槃塔」,此設計源自印度北方的拘尸那揭羅城中的涅槃塔。涅槃塔位於涅槃寺後面,傳說該塔是佛陀涅槃的處所,存有佛陀舍利。原塔應為玄奘大師記載的阿育王塔,後來遭到毀損。19世紀被發掘,1927年緬甸佛教徒出資重建。「涅槃塔」塔高2.74公尺,為米白色覆鉢式塔,表面光滑,無雕刻。

至於不少人疑惑,為什麼星雲大師說自己沒有舍利子?佛光山解釋舍利是梵語,在印度火葬後的骨灰都稱為舍利,最早指釋迦牟尼佛自行火化後遺留下的靈骨,後來也指高僧圓寂火化留下的遺骨,有的呈現結晶體,且形色各異。大師曾說:「佛陀不標奇立異,一生示教利喜,要讓人明心見性,在生活中給予人間社會服務與關懷,不一定要人崇拜舍利。所以佛陀自己都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因此大師認為,不必太過強調舍利子的信仰,假如人們能在佛陀的舍利之外,懂得佛法的智慧、佛法的功用,了解佛法能讓人類安身立命,這許多的密行,比舍利子更為重要。

佛光山最後提到,星雲大師的報身雖然圓寂了,留給人們無限的緬懷追思,不過未來會乘願再來,仍有無限期待與希望。大師所留下的智慧,已經有語言、文字、書籍、影像等,只要願意他學習,大師的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

照片來源:佛光山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回憶生平首場義賣會主持  李艷秋分享與星雲大師共度難忘經歷

【有影】賴清德赴佛光山弔唁  祈願一代宗師精神長在、佛法不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