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百年前台南水道運作原理 「二抽三送」變為裝置藝術

觀傳媒/ 2023.02.06 11:38

(觀傳媒台南新聞)【記者陳聖璋/台南報導】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是全國眾多水道設施中唯一一座國定古蹟,從曾文溪取原水處理、運送至20公里外的台南市,獨特的「二抽三送」輸水系統,更是獨步全國。館方爭取文化部補助,在景觀池旁重現整個工法的過程,搭配優美造景,將複雜的科學原理,變得一目瞭然,讓參觀民眾直呼是最具教育意涵的裝置藝術。

水道博物館指出,100年前台南水道運作原理,係從曾文溪取水引入沉澱池(一抽)進行初步沉澱後,順著地勢流放到快濾桶室(一送)過濾,完成過濾的淨水再流放到更低的送出唧筒室(二送)周遭,然後藉著唧筒動力抽送(二抽)至1.8公里以外的淨水池後,再從淨水池放流至台南市區(三送),整個「二抽三送」過程,必須考慮動力、高低位差,更要克服距離及水管摩擦力,是相當先進的設計,也成為水道博物館最核心的精神。

由於整個系統涵蓋面積廣達56公頃,距離更超過20公里,館方雖然透過簡介或導覽老師介紹,但如何完整解說,一直困擾著館方;去(111)年在立委郭國文的協助下,館方爭取到文化部補助,透過3D建模,將整個輸水過程及高低位差,製作長3公尺、寬1.2公尺、高度1.5公尺的模型,完整呈現整個淨水輸送過程,讓抽象的過程與知識具象化,民眾在觀覽模型的過程中,更易理解整個水道系統的運作。

擔任水道博物館專業導覽員的李峯男老師表示,受限於地域限制,水道博物館內的設備是二抽三送中的「第二抽」與「第一、第二送」,民眾不易有完整的聯想。但是,這次製作的模型,除了將整個過程具體展現,每個過程皆有簡易文字說明,也逐一標示「抽」或「送」的步驟,除了更容易講解,也提升民眾吸收知識的成效。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前身為原台南水道,落成於日治時期1922年,由濱野彌四郎技師設計規劃而成,現存諸多設計手稿中,包括建築設計、唧筒設計等,皆詳盡完善,而今成為博物館重要的展示資源;「二抽三送」模型現置於生態池旁,配合民眾參觀與導覽解說動線,學習知識與賞景兼顧,相得益彰。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