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年紀增長,不只身老化,眼部功能退化也會影響生活品質,並增加跌倒風險,而有些族群更應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著重視力保健。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主任吳為吉指出,高度近視、眼睛曾受過傷或是有全身性免疫疾病(例如:風濕免疫疾病、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患者,老年時白內障機率較高,眼部退化程度也會更厲害。
另外,由於三高患者為血管阻塞高風險族群,老年時更容易出現眼中風的狀況,其中糖尿病更為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子。
眼睛酸澀=眼部退化?「視力模糊」更應注意
不少長者常反映眼睛乾澀,眼睛酸澀是否就是眼部退化的警訊?吳為吉醫師強調,眼睛酸澀不一定代表眼睛退化,但若發生視力模糊,例如看電視變得不清楚、甚至看不清他人在向自己打招呼時,就建議一定要就醫檢查。
當上了年紀,會容易出現近看不清楚、區分顏色能力退化,以及對光線變化調整速度下降的狀況。長者會較難區分藍色或黑色等較接近的顏色,此外,對於適應光線變化也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Open Access Government》報導,像是年長者從黑暗的房間轉到光線充足的房間,或者在進入黑暗的劇院後走出去,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調整。
吳為吉醫師也提醒,比起年輕人,老年族群更應維持每日運動一小時的習慣以促進身體循環,有三高的民眾也應適當控制。
均衡飲食、充足睡眠有助於眼睛健康
為掌握眼睛健康,建議從 40 歲左右開始,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若發現視力產生變化,應立即就醫以便及早掌握狀況並加以治療,若經醫師建議配戴眼鏡,也應養成定期佩戴的習慣,以免加劇視力惡化,另也可參考以下幾點日常保健眼睛的方式。
避免眼睛受紫外線傷害
紫外線會增加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風險,因此即使是陰天,出外時也建議配戴太陽眼鏡,墨鏡可保護眼睛以及周遭皮膚,也可以加強從室內到室外時適應光線的適應能力。
珍世明眼科院長王孟祺提醒,長期照射強光、吸收大量紫外線,易形成「眼翳病」,意旨增生的結膜和結膜下組織等贅肉,會開始往角膜方向生長,並遮蓋到瞳孔使視力受影響,需要進行手術割除。此外,對於有遺傳體質者在從事戶外務農、活動要特別留意保濕防曬。
減少螢幕使用時間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曾發布「全民護眼趨勢調查」顯示,台灣人在每日 3C 用眼的總平均使用時數長達 10.7 小時,長期盯著手機或電腦螢幕會使人眼睛感到疲勞,不過現代人很難完全避免使用 3C 產品,因此在看螢幕或閱讀時,可以將字體放大以幫助減輕眼部壓力。另外,晚上或在燈光昏暗下的環境使用 3C 產品時,可以調整為夜間模式,每使用一段時間後,應起來走走或閉眼休息。
均衡飲食
可透過富含抗氧化功能的食物幫助減緩眼部老化,國健署建議,日常飲食應多樣化,天天五蔬果,尤其是維生素A、B 群、C 豐富的食物,還有深黃色、深綠色蔬果等都可多攝取。
Heho 健康營養師陳筠臻也介紹,像是富含葉黃素、蝦紅素、花青素、DHA 的食材也都是護眼的好幫手,另外像是紅蘿蔔、南瓜、木瓜、深綠深黃色蔬菜等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也有益眼睛健康。
充足睡眠
若缺少充足睡眠,眼睛會感到疲勞,而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不管工作或日常生活產生什麼變化,大多數成年人每晚應盡量睡至少 7 個小時,且建議每天固定同時間起床、就寢。
吳為吉醫師補充,許多長者有睡眠障礙,白天時常覺的眼部不適,建議白天時可多出門活動、曬太陽,當晚上睡眠品質好,才能減緩眼部不適狀況。
文/李祉函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