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沈柏延:台灣數位經濟發展期許

中央社/ 2023.02.02 10:18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202 10:18:33)推動數位經濟發展來自許多重要的產業組合,包括核心的資訊服務產業及強大的電信產業,以及平台經濟及共享經濟的數位平台服務,接著是外擴到各行業數位導入,例如智慧製造,智慧零售,智慧醫療…等強化企業競爭力的數位轉型,到人人普及的數位化社會生活應用。

簡單來說,從強化核心資訊服務產業發展,同時促進外擴的產業應用,如此的循環交疊影響,才能促進數位經濟的成長並提升各產業的競爭力。

台灣電信業者的服務能力及競爭力皆強,但觀看電腦及資訊服務業,以2021年經濟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當年產值為4534億元,當時近五年複合成長率約為7.5%,且資訊服務產業廠商家數約為15300家廠商;但統計2022年資訊服務業上市櫃的家數只有40家,占臺灣上市櫃公司家數只有2.28%。這說明了臺灣資訊服務產業規模偏小,對各行業產生的正向影響力不夠。如何讓數位經濟擴大成長,關鍵課題就是市場規模要變大、人才要培養、相關法令要調整以建構環境沃土,來讓更多的創新資訊服務可以和監管接軌。

中華軟協於2022年九月提出第二版白皮書建言,從國家到產業列舉五項戰略目標:1.建立數位強國、2.促進數位平權、3.加速數位轉型、4.強化資安防護、5.兆元數位服務,並且在各戰略目標下提出相關的重要策略議題。特別是後三項戰略目標,都是與數位經濟成長緊密連結。

台灣接下來的數位經濟發展首要課題是市場規模如何變大?這裡的市場包括國內的政府與民間需求擴大以及外銷的市場如何展開,主要手段做法有:創造國內需求、政府要明確投入成長的數位化預算、獎勵資訊服務業者投入更多軟體研發及可以投資抵稅、供需之間的行銷媒合、培養大型資訊系統整合商、提升軟體外銷能力……等重要工作。

第二是人才的培養,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與國發會推估,2021年至2030年我國數位相關(STEM領域)的人才需求,包含自然科學、數學及統計領域、資訊通訊科技領域、工程暨製造及營建領域,每年數位人力需求約為13.6萬,未來10年需求推估為136萬人。

但台灣少子化及高齡化的雙面影響,數位人才供給數量明顯跟不上需求數量,這是推動產業數位轉型發展的一大隱憂。基於此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規劃培育高教人才政策,是臺灣重要產業發展的支持基座、擴大招募國外菁英人才來臺灣就學就業、規畫在學及就業人士的跨領域學習、資安及人工智能(AI)專業技能的培訓及認證制度、補助企業培訓人才、擴大與僑界菁英及子女社群的合作連絡等,都是務實的做法。

最後是相關法令的調整,目前的政府採購法對於變化快速的數位與軟體工程案採購未能與時俱進調整,包括軟體及服務的計價過低,軟體開發的合約應以雙方對等及彈性的合作方式來進行,計畫主持人、專案經理、資安及AI技術的專業人員服務計價未有合理標準。再者,數位金融及保險的法令調整、病歷交換、遠距醫療及平台服務的相關問題、資安法規的規定及擴大應用等。

若以政府其他部會包括文化部、客委會、原委會、國科會、教育部、通傳會等。都已經有訂定其基本法來為其政策執行保有獨特性及效率。而數位經濟發展的核心是軟體及服務,此類似文化產業的無形無體,但卻是真實可以執行的科技應用,衷心期盼數位發展部,能夠訂定數位服務基本法,才能讓資訊服務的技術發展及應用有立足及發展空間。

由於數位經濟的影響議題極為廣大,但必須先建立核心產業的競爭力,依此來循序推動並擴大數位應用到各產業,包括建立更多數位服務平台或雲服務,持續推動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如此可以形成各種解決方案的供應網絡,進而成為國家數位經濟的大型生態體系。期望政府、法人單位、公/協會及民間企業緊密合作,十年後的數位臺灣(Digital Taiwan),能夠成為亞太國家的領頭者。

(本篇文章轉載於財訊專欄: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0c9ca227-6ff4-4aa5-a453-517be7cbae92)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