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大家戴口罩的習慣也維持了近 3 年。隨著歐美日韓各國逐步解禁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逐步放寬口罩規範,且有望解除戴口罩之規定。隨著口罩解禁,專家預期將帶動微整熱潮!
K beauty 時尚美學診所院長楊宏仁醫師表示,微整項目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玻尿酸」了,因成分可被人體自然吸收、沒有體內長期殘留的疑慮,一直都是台灣愛美人士微整型時的熱門選項。
新冠病毒提高玻尿酸致敏可能性
不過,他提醒,在後疫情時代施打玻尿酸,要特別小心過敏風險。「國外已有多篇期刊論文指出,感染過新冠肺炎與施打新冠疫苗,都可能提高玻尿酸施打的過敏可能性」。
楊宏仁說到,過去的玻尿酸過敏比例約在 0.02〜4%,不過近年發現,新冠病毒及疫苗會改變人體內免疫的恆定狀態,無論是感染或施打疫苗後,短期內如果接受玻尿酸的注射,都可能更容易出現過敏反應。
因為新冠病毒上的棘蛋白易導致玻尿酸填充顆粒周圍出現發炎反應,使得施打後容易出現紅腫過敏,因此,即使過去施打玻尿酸不會過敏的人,也有可能因為感染病毒,或是接種疫苗後,而出現過敏反應。
楊宏仁建議,可挑選低致敏性的玻尿酸,降低玻尿酸中易引發過敏的成分,並在玻尿酸與疫苗施打之間保留 4 至 8 週的間隔時間,待身體自體免疫更加穩定後再進行。
玻尿酸中的交聯劑也是致敏因素
施打玻尿酸之所以會過敏,除了受到新冠病毒影響,玻尿酸中的交聯劑也是致敏的重要因素。
楊醫師解釋,一般的玻尿酸分子需要額外的修飾、進行化學連結,才能變成具支撐效果的大分子,其中的化學連結便是仰賴交聯劑把分子結合在一起,連結多就代表分子的「修飾程度 (Modification Degree, MoD)」高。
所以,玻尿酸 MoD 可以做為判別交聯劑含量的參考,MoD 高就代表交聯劑多。他進一步說明:「其中,無效交聯劑(游離交聯劑)過多,將有較高機率引發過敏反應,是玻尿酸過敏常見原因」。
因為並非所有加入到玻尿酸中的交聯劑都會有效,無效交聯劑會被人體視為異物、刺激過敏反應,因此,低 MoD 成為後疫情時代減少玻尿酸過敏可能性的指標。
新型玻尿酸能降低交聯劑添加量
為了達到低 MoD,就有玻尿酸業者研發出「2CM 技術 (2 Crosslinking Method Technology)」,除了以化學交聯劑修飾玻尿酸分子,更有特殊物理交聯技術增加分子連結,即使化學交聯劑添加量較少,仍可保有玻尿酸的持久度。
另外,更開發另一個清除無效交聯劑的技術「ZEEP Technology」,該技術篩選無效化學交聯劑,將致敏成分降到最低,解決玻尿酸中出現無效化學交聯劑的問題,達到低 MoD 的目標。
醫籲玻尿酸挑選重點「2 高 1 低」
楊宏仁指出,施打玻尿酸時,除了重視低致敏性,施打後的效果與持久度也是愛美人士最關心的重點。他建議:「想要調整五官細節的人,應選擇黏彈性及塑型力絕佳平衡的玻尿酸,如蜂巢結構的玻尿酸」。
蜂巢結構的玻尿酸,透過特殊製程將均勻大小的玻尿酸擠壓形成穩固的蜂巢結構,可加強持久度、減少移位可能性。楊宏仁舉例,近年韓國流行小巧挺鼻、圓潤臉龐的貓系顏,就需要黏彈性與塑型力兼具的玻尿酸協助打造。
楊宏仁提醒,除了挑選高黏彈性、高塑型力的玻尿酸之外,同時需要經驗豐富、技術優良的醫師施做與細心照顧,讓微整效果維持 48 週以上,才能為脫下口罩後的臉龐,帶來隨心所欲的美麗,以嶄新的自己迎接後疫情時代。
文 / 黃慧玫、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