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我有話說》政務官是不需要專業能力的嗎?

優傳媒/ 2023.01.29 20:43

當新任命閣揆風塵僕僕四處拜會尋求新閣員的時刻,台灣專業人才庫貧乏、捉襟見肘的窘境浮上檯面,引起了一個更嚴肅的問題:部會首長是不是應該具備該領域的專業知識,還是只管「政治正確、忠誠度高」就夠了?(圖/取自網路)

 

徐作聖(陽明交通大學 退休教授)

 

新內閣改組了無新意,缺少實力派科技、財金、社會安全等人才。但我認為政客自私、鼠目寸光格局才是台灣最大隱患!只顧小確幸及微觀小細節、缺乏宏觀國際視野与前瞻、政治性惡意操弄知識體系價值觀、否定本身及歷史傳承等行事風格正是台灣永續發展的最大障礙!

 

難怪郭台銘董事長發出不平之嗚:「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

 

多年以來,爲政者處處政治着痕甚深但顯得誠信不足,這次新内閣改组也是在相同的氣氛下進行。當新任命閣揆風塵僕僕四處拜會尋求新閣員的時刻,台灣專業人才庫貧乏、捉襟見肘的窘境浮上檯面,很多政治性強、專業能力「包山包海」的政治人物都獲得任命,這引起了一個更嚴肅的問題:部會首長是不是應該具備該領域的專業知識,還是只管「政治正確、忠誠度高」就夠了?

 

本來,政務官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專業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但多位具「爭議性」前朝官員留任讓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影武者背後的政治操作。先談談「法匠治國」的爭議,政府各部會法匠充斥。法匠只知看/背誦細節法條,但因過度強調細節所以格局、前瞻胸襟都很侷限,策略思維更是缺乏!再加上本身科技素養及產業經驗匱乏,決策流於短線、人云亦云的狀況。一般台灣本土培養出來的法匠外文能力都比較一般,只懂得外文法務的專有名詞及法條,但對科學/工程、經管、人文的外文辭彙都比較陌生,在國際事務經營及管理中顯得欲振乏力。

 

另外,留任的國科會主委土木專業不黯基礎科技,除了授命組織過多個「産業國家隊」外,施政績效乏善可陳;交通部長是交通管理專業但不熟稔技術領域及新興科技;其他還有農委會主委是搞社運、農運的,數發部長是搞線上遊戲及吃喝玩樂(包括麵線),新任文化部長搞政治操弄....,另外還有「超多」局處局首長不具任何相關的專業知識。

 

新內閣的政務官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除法律專業外,「城市規劃、都市計劃」專業的政務官真不少,幾乎達到「無所不能」的境界,包括新科內政部長林右昌、前內政部次長的新科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諸多局處級政務官及首長等都是代表人物。

 

有人或許以為專業知識並不重要,反正蕭規曹隨強勢領導就對了。殊不知這種態度不但是不長進的態度,更是可能造成「禍國殃民」的後果。政策大方向或許可以由高層政治決定,但基層"Down to Earth " 戰術性的決策就必須依靠專業的判斷!在台灣,能源、太空軍事、醫療健康的策略誤判(或許故意誤判)案例太多了,難道現在還有人認為「政治運作」是無稽之談?

 

其實「假專業」比不具專業更可怕!模仿總比造假強!舉例來說,最近某經濟研究單位承接政府長期委託研究案,提出氫能及碳捕獲/存儲再利用(CCUS, Carbon Capture Use & Storage)的建議,在完全缺乏熱力學及熱工學的基礎知識之下的「胡言亂語」居然上得了檯面,政府擺爛任其通過,而獨派媒體大佬為文支持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個搞能源經濟研究團隊似乎技術專業完全不及格,人類搞氫能超過一個世紀至今仍處於萌芽階段,包括直接與間接轉化,但均違反熱力學原理,故必須耗更大能量來促成轉化,更何況運輸、存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存在成本及安全的問題。

 

另外,在政府搞「淨零碳排」的政策下,CCUS是一個時髦且政治正確的方向,但CCUS中的"U"講的是「再利用」(Use)二氧化碳轉化的技術,這是一個「史詩」(Epic) 級二氧化碳轉澱粉的研究案,可比美1918年諾獎「氮轉換成蛋白質」的Haber Process for Nitrogen Fixation,大陸前後花了近十年動用百餘人力才搞出一些成就,其中模擬光合作用及二氧化碳轉化技術被頂級期刊《自然》收錄並譽為驚天之作!而我們這些非專業研究人員及媒體就「輕描淡寫」的說這就是台灣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這決策的過程中政務官「專業知識」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台灣被法匠治理超過了20年,這些只知咬文嚼字、短線思維、只求勝訴但不擇手段的政客把台灣帶到了「沒有希望」的未來。最重要的是法匠缺乏開創格局,在2023年全球經濟動盪的情勢下,難道我們還必須繼續忍耐法匠輾壓、霸凌專業的日子嗎?是不是該換位思考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