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17檔強勢基金出列!1月以來報酬率逾8% 亞股資產鹹魚翻生|財經

品觀點/資深記者李錦奇 2023.01.19 10:31
去年頹勢的亞股,進入2023年表現鹹魚翻生!根據統計,今年截至1月17日,與台股封關同天的海外股票基金績效,高達17檔報酬率超過8%,且主要集中在中國、大中華兩大主題,其中,台中銀中國精選成長、復華中國新經濟、瀚亞中國A股基金績效位居前三強,分別達11.02%、9.89%、9.36%,其他如電動車、科技等長線成長性強的主題式基金也上榜。 整體來看,這些1月強勢基金不僅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5.14%,亦勝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7.42%。 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指出,陸股進入2023年走勢與去年出現明顯反轉,看好中國疫情開放有利消費回升,特別是居民儲蓄的釋放,為提振消費的重要動能,加上貨幣與財政政策持續寬鬆,預期今年中國經濟有望達到5%成長,而受惠於政策紅利的地產、消費、金融等類股,也成為1月以來市場資金率先卡位的重點產業。 許智洋進一步分析,雖然中國目前企業端的數據仍顯疲弱,不過整體表現有望見到逐季成長,在創新政策和產業鏈安全的要求下,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望呈現邊際改善趨勢,技術含量較高領域的製造業投資,更有機會維持中高增速水準。 以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為例,近期所發布財報預告顯示,2022年第四季獲利首度突破百億,全年淨利可望達到82.66%至97.72%的高速成長,在全球政策刺激之下將加速朝潔淨能源轉型,推升動力電池與儲能事業,進一步鞏固全球市場龍頭地位。 許智洋認為,由於目前中國經濟仍處於放緩與趨弱階段,中小型股將會成為市場較偏好的標的,觀察A股藍籌股與中小型股存在一定的互斥性,加上經濟發展方向對中國境內週期性政策相互影響,每逢政策與經濟較多時期呈現逆週期調節時,中小型股對於政策環境往往更為敏感且領先反應。 針對電動車產業部分,PGIM保德信全球新供應鏈基金經理人楊博翔指出,特斯拉公布去年第四季交車成績達40.5萬輛車,再度突破紀錄,也帶動2022全年交車總數來到新高131萬輛,年成長40%,但因為與目標年成長50%有差距,加上特斯拉在北美與中國祭出少見的購車優惠措施,使市場對需求降溫的擔憂激增,導致近期電動車股價動能不振。 然而,楊博翔分析,從中國解封的角度來看,過去兩年防控政策壓抑經濟增速,當民間超額儲蓄與購買力持續累積與釋放,有望反映在中國今年第二季之後需求端,另外,中國3月兩會後有望祭出新獎勵措施,對於電動車市的購買需求具有提振作用,除了中國自有車廠外,各國的電動車車廠亦將同步受惠。 凱基未來移動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中國解封後股市有較大反彈,相較之下汽車類股反彈相對疲弱,主因解封後感染人數暴增衝擊消費力道與年底向來為庫存高峰,導致中國汽車庫存明顯上升。中國車市受疫情影響短期受到壓抑,但拉長時間來看,預期第二季開始移動需求會回溫,下半年對汽車需求可望出現明顯上升。 馮紹榮表示,中國作為最大電動車市場,券商上修中國汽車銷量,將今年的汽車銷量年增率從原本的預估-10%上修至持平;也上修電動車銷量,從原本的預估年增率20%上修至36%,電動車滲透率維持接近40%的預估不變。顯見只要企業基本面未變,下半年又有最大電動車市場中國的需求回溫助攻,逢低都是分批布局電動車產業的好時機。 鑒於市場系統性風險仍在,馮紹榮建議投資人,位居景氣能見度高的產業與獲利能見度高的企業,才能在景氣逆風中存活。以電動車產業來說,馮紹榮持續看好汽車電子、新能源、與電動車資本支出等次產業;只待總體經濟更明確、貨幣政策調整完畢、中國疫情影響淡化,下半年加上中國報復性需求推升買氣,電動車市場回歸成長軌道可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