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水細心研磨每粒黃豆,然後用棉布把漿汁過濾,去除掉豆渣後的米白色豆漿,煮沸入桶後加入鹽鹵,在木桶頂部蓋上薄木板或竹篩,隨各地口味不同,作法各異,經過數道工法,才能製作成一桶桶擁有綿密口感、質地滑順的豆花,這是職人才能做得出的細緻口感,隨記憶流淌,入口即化,每一口吃的都是懷舊。
圖片來源 / 淬山設計;攝影 / Yuchen Chao Photography
木質調性的桌椅和裝潢,搭配豆花色的壁面漆料,霎時間就能喚醒人們的味覺記憶,老榕樹下、公園旁,偶能看見和藹長者的身影,推著載有一桶桶豆花的小車攤,沿路叫賣。夏天,碗裡加點碎冰,吃一口就能感到沁涼;冬日,溫熱糖水裡再加點薑汁,身體也慢慢跟著暖活起來。
圖片來源 / 淬山設計;攝影 / Yuchen Chao Photography
將榕樹下的兒時記趣,融入一碗豆色之花中
由淬山設計承接設計的甜品空間,位在中山、雙連捷運站附近的豆花店:榕美樹館,原先舊址是隱身在窄巷的老宅二樓,疫情期間依照自己的步調慢慢準備,店址遷徙的路途看似很近,實際上處處可見其心思所想。
圖片來源 / 淬山設計;攝影 / Yuchen Chao Photography
設計師魏郁珊表示,最初提案的概念是,從一碗最簡單的糖水豆花開始發想,焦褐色的糖水、米白色的豆花,從空間的配色到桌椅的選用,像是長凳與長桌,藉此想保留台灣早期,大家聚集到榕樹下一起吃著豆花的景象。
談到對設計的堅持,魏郁珊認為,首先是設計主軸與空間氛圍、調性必須掌握清楚,對於用料選材沒有特別侷限,「能表現且適合案場的就是好材料,所以對於工程的報價,並不會有『用貴的材料,才是好設計』的迷思。」也只有在與個人的習慣相關,空間尺寸的特殊性上才會保留較多彈性。
圖片來源 / 淬山設計;攝影 / Yuchen Chao Photography
榕美樹館內區的天花板與櫃檯用材,選擇了象徵過往柴燒豆花意象的木塊拼板;而在外區的戶外座椅、牆壁與天花,則以稻草和石灰牆房子的意象,來做特殊漆的處理。店內的桌板跟門片選用的是老件、老門,委託「間作 STUDIOZNZO」重新再製,除了賦予老建材新的生命之外,也讓空間多了一些懷舊的氛圍。
設計概念的成功,不外乎事前的溝通:掌握到品牌或店家的需求與想法,初次的提案很順利就通過,其次便是為空間中的動線做調整,因為必須考量到餐飲店家的座位數與翻桌率。
圖片來源 / 淬山設計;攝影 / Yuchen Chao Photography
值得一提的是,外區的吊燈挑選「Kamaro'an」的浪草燈,源自台灣早期草編燈具的概念,一種乘載了生命記憶的材料,呈現出台灣人在成長過程中接收到的美感經驗。從未料想過,單就一盞吊燈,竟能讓人感到平靜與舒心的感受,如同吃到美味的傳統小吃般,幸福至極。
圖片來源 / 淬山設計;攝影 / Yuchen Chao Photography
選用滿洲港口村的茶品,匯集小農食材手工製作
榕美樹館店內的茶品,選用來自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屏東滿州鄉港口村的「港口茶」,茶園位在宛如秘境般低緯度、低海拔的山坡上,由於面海的關係,長年接收東北季風的吹撫,茶葉也較為厚實,而茶園也採用有機天然的栽種方式,以枯葉和腐木來作為肥料,數十年從未有過任何改良。
港口茶的茶韻特別,先苦後甘、風味渾厚耐泡,其實也很適合冷泡,所以店家在冷泡茶中加入蘆薈與紅糖西谷米,使品茗的口感變得豐富,微甜香氣再配上獨特茶香,讓人印象深刻又口口回甘。除了對豆花的熱愛,榕美樹館甚至鮮少向顧客提及,店內提供的餐點皆為素食,是一間提倡素食主義的店。
圖片來源 / 淬山設計;攝影 / Yuchen Chao Photography
為了讓甜品、配料擁有最好的口感跟品質,經過多次嘗試,從食材挑選到製作,包含豆花、仙草、粉粿、芋頭圓、番薯圓等,都是每日手工製作的限量餐點,而榕美樹館堅持不放多餘的添加物,所以在食材準備上非常花時間,藉此希望提倡並落實對環境友善、健康飲食的理念。
結合台灣在地小農的產品,榕美樹館使用非基改黃豆製作招牌柔嫩手工豆花,包含彰化大城的無毒地瓜、台中大雅的無毒芋頭,糯米選用的是雲林西螺品質良好的整顆圓糯米泡水研磨製作,吃得出糯米本身最自然Q彈的香氣與口感,由此可見他們對口味食材的用心與執著。
圖片來源 / 淬山設計;攝影 / Yuchen Chao Photography
從空間設計到對食材選用的嚴謹,一碗碗豆色之花中,融入的不只有回憶,被喚醒的兒時記趣任日影搖曳,四季的午後,每位來到此處的顧客,嘴裡嚐到的那股甜,名叫懷念。
▎榕美樹館
- 營業時間:週二~五 12:00~20:00;六、日 13:00~20:00
- 店家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生西路66巷21號
採訪撰文 / Ryan Lin
立即加入欣傳媒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