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兵役延長2-1】美國施壓成真 國軍自評無法阻共軍搶灘登台灣?

匯流新聞網/屈 彥辰 2022.12.31 08:45

2022年12月30日,總統蔡英文勗勉「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兩棲偵察營」、「海軍西嶼雷達站」、「海軍海鋒六中隊」及「海軍146艦隊」。國軍以演訓方式展現戰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屈彥辰、潘永鴻/專題報導

總統蔡英文選在2022年年末(12月27日)之時,宣布兵役延長為一年,引發朝野議論。事前,外界解讀蔡政府於年末拍板役期問題,是受到來自美國的施壓,不得不回應之。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訪問,直言絕對有來自美方的因素甚至是壓力;中華民意研究協會資深研究員張正昀則提出擔憂,兵役延長雖展現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但也同時傳遞出「台灣上調了受到威脅的等級以及政治上的不穩定性」。

受到美方壓力 台灣須自己扛國土防衛責任

揭仲表示,役期延長有助於後備戰力的提升,而美國關切我方的防衛作戰能力已經好幾年了,焦點則放在國軍的後備戰力。美方評估,我方要在海上跟空中擋住共軍的難度越來越高,在海上跟空中消耗共軍到一定程度,我方得殲敵於灘頭的可能性變低,勢必會進入到國土防衛戰的階段。台灣地狹人稠,都會跟城鎮的比例很高,當進入國土防衛戰時,國軍需要大量的地面部隊。以目前的全志願役部隊來講,地面部隊約莫八萬多人,這是遠遠不足。

揭仲分析,俄烏戰爭後,美方可能由「關切」變成「施壓」。他舉例,《台灣政策法》雖有很多友台項目,同時也要求美國國務院跟國防部,必須針對台灣戰力改善的情形連續八年提出報告,點明尤其是役期跟後備戰力,美國國防部以及官員也須說明,中華民國政府的官員推動這些改革所遇到的阻力,「這個其實就是在打成績,這個成績不但對到政策還對到官員,這不就是施壓嗎?」美國行政官員、智庫人員於俄烏戰爭後,直接指出役期是否延長是中華民國展現防衛決心最重要的象徵。美國對我方施壓的原因是,如果中華民國地面防衛作戰能力沒有提升,美方會認為我方是想依賴美國抵抗中共,華府的態度也很明確:「這是不可能的。」

至於中國外交部獲悉我方延長兵役的反應,揭仲認為,北京對民進黨政府幾乎沒有政治信任,蔡政府不敢走法理台獨,但北京判斷,蔡政府是在爭取時間,讓實質獨立變得不可逆,因此目前民進黨政府的任何動作,在北京眼中都是居心叵測。

國軍訓練使用肩射武器。

兵役延長是對外釋出「台灣上調受威脅程度」訊號

張正昀解析蔡英文拍板兵役延長原因,目前看起來針對的「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是美國政府。然而美方滿意,不代表國際上其他形形色色的玩家或聽眾,會有一致的看法。他舉例,韓國也面對北韓的軍事威脅,如果韓國現在宣布韓國義務役士兵,服役年限延長一倍,其他國家和企業會怎麼評估?加上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法國「費加洛報」專訪時,稱「台灣人民已準備好為自由而戰」,台灣對外透露出的這些訊息,除了美國政府之外,其他國際舞台上的玩家,很有可能會重新評估台海的安全與穩定,往上調高風險等級。

張正昀指出,民進黨的大內宣模式也許對台灣民眾有效,但很難說服國際政治或經貿舞台上的其他玩家,因為其他玩家都是以理性、利益、現實條件為基礎來評估的。換言之,延長兵役或許展現台灣防衛自我的決心,但是同時也傳遞出,台灣上調了受威脅的等級以及不確定性。這些是否會影響到外資投資意向,甚至經貿互動,必須審慎評估。

張正昀進一步提到,兵役延長方案是正式昭告:「境外決戰已經排除在我國戰略想定之外。」特別是國防部給的說帖中,提到台澎防衛作戰早已沒有前、後方之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戰場,所以必須秉持「處處戰場」的概念。可看出國防部已傾向評估國軍無法阻止共軍登陸,只能在島上決戰的戰略想定。

張正昀認為,兵役延長方案某種程度也承認民進黨執政下,國防投資與資源配置沒有讓國軍建立足夠戰力,從民國106年到112年國防部主管預算加總約2.47兆,這還不包含特別預算,如果加上新式戰機採購計畫和海空戰力提升計畫2案,蔡政府這些年在國防投資上共花費了2.96兆。即便這些資源投入,仍要將兵役延長一年,是否間接說明國防資源配置有問題?

張正昀強調,根據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的說法,民國118年時,5 萬多人的義務役加進來大概增加160億元左右,這應只是義務役的人事維持費,如果加上周邊設施設備、彈藥等配套,要增加的預算絕對不只這些。112年國防部主管預算已經破4千億,隨著兵役延長,恐怕很快會看到破5千億的國防預算,這對國家預算編列會起到多少排擠作用,值得注意。

照片來源:總統府、國防部發言人粉專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兵役延長2-2】女性也納入義務役從軍 戰火肆虐不分性別

他稱高端發國難財要為行為負責 王鴻薇:吳怡農現在才發現?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