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台積電 金鐘獎 東湖車禍

客庄舞獅.香港舞麒麟 認識港臺武術文化差異

客家電視台/胡吰誌 蔡奕輝 香港 2022.12.30 19:25
每逢佳節、慶典,總是會「做鬧熱」,臺灣客庄常見的舞獅,在香港反而以舞麒麟為主,均代表祥瑞之意,港臺間的客家武術文化有什麼差異呢,今天「香港尋客」系列報導,繼續跟著客家新聞記者,胡吰誌、蔡奕輝,一探香港的年節習俗。 鑼鼓喧天,土地公前,香港新界古洞路邊,賣力舞動的不是獅,而是「麒麟」。 色彩鮮豔似龍又似虎,和臺灣常見的舞獅明顯不同,差別在於麒麟伸「蹄」,沒辦法張牙舞「爪」跳上跳下,在香港,舞麒麟是件很「客家」的事情。 香港客家功夫文化研究會主席 黃耀球:「我們有14派的功夫,就有龍形、有白眉、有江西竹林寺,有螳螂、周家螳螂、有青龍潭洪拳,有客家洪拳、有刁家教,還有其它5家,有好多種其它的客家功夫。」 通常舞麒麟完畢,接著,運氣、出招,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行雲流水完整打出一套客家拳,大多都要從小練起的功底。 香港客家功夫文化研究會副主席 傅天送:「年輕人好少去學,因為我在這學這些功夫,要從小學、他要打得很好的,都要好辛苦,很多都沒興趣。」 記者 胡吰誌:「香港本地的麒麟文化,不只在香港有,就連廣東寶安地區及汕尾也有,不過在臺灣,似乎很少看見像這樣的麒麟文化。」 舞獅翻滾,開口咬尾,新竹芎林客家方口獅,傳承數代,經常出國交流,其中對香港舞麒麟印象深刻。 新竹縣客家武術舞獅發展協會代表 鄭香浩:「那一樣是表演,是說以前談到藝陣的時候,廟會的時候要表演,你舞獅,我也舞個麒麟來,舞龍,舞什麼,獅子,你總不可能每個人都舞獅,這樣獅子就沒意思。」 臺灣的客家方口獅,香港的舞麒麟、客家功夫,舉手投足不僅保衛家園、強身健體,還要繼續「硬打硬」傳承下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