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不要給我摸魚!

優傳媒/ 2022.12.30 07:41

什麼是公務員心態?說穿了,就是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遇事推拖,凡事不必在我,成事也不必一定靠我!奇怪的是,輪到我們當公務員時,怎麼每天都忙得像八爪章魚。事情永遠做不完?下班永遠落在人後?(圖/取自網路)

 

作者/林明美

 

許多首長或民意代表對於公務機關的傳統生態很有意見,動不動就以「不要用公務員心態辦事」訓斥下屬,意思就是「不要給我摸魚」、「不要給我亂混」!

 

什麼是公務員心態?說穿了,就是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遇事推拖,凡事不必在我,成事也不必一定靠我!每天混日子等下班!

 

記得小時看著老爸當公務員,覺得似乎蠻輕鬆的。每天八點出門,十二點回家吃中飯,午睡到一點半,騎車去上下午班,傍晚五點半再次準時回家吃晚飯。這樣每天過著重複的日子,除了少數業務特別忙碌的季節外,幾乎天天如此。至於老爸上班時,是不是翹著二郎腿看報抽煙,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感覺上不會太忙總是真的。

 

現代公務員真的很忙

奇怪的是,輪到我們當公務員時,怎麼每天都忙得像八爪章魚。事情永遠做不完?下班永遠落在人後?

 

每天回到家都得是晚上八、九點以後。忙得兒子們天天以便當裹腹,忙得連家裡養了八年的的狗兒子,都送去山上住在訓練狗兒的專業學校養老。

 

廠商到我們辦公室洽公,看著沒幾個人的辦公室卻像證券交易中心似的,同仁們或是對著電腦頭也不抬,噠噠噠的寫計畫,或是滿臉匆忙,跑進跑出忙個不休。廠商們詫異得很,不禁懷疑地問:「這裡到底是不是公務機關?」。

 

現代公務員真有這麼忙嗎?老爸那個準時上下班的年代,真的一去不回頭嗎?

 

確實,現在的社會越來越複雜,民眾對權益的認知也提升不少,公務人員該處理的事情本來就多,加上恰逢經濟不景氣時代,政府不僅無力增加,還年年刪減預算,人少事多,遇缺不補,自然個個忙得暈頭轉向。年輕同仁每每懊惱,當初為何要踏入這曾是人人豔羨的鐵飯碗,而今可能是路人喊打的公僕行業?

 

博物館內兩類人,行政與教育不同調

至於在博物館工作的人員則可分為幾種不同類型,一種是與其他機構相同的行政人員,專門處理文書、財物、總務等工作。第二種是技術人員,負責館內機電、燈光、空調維護、展示技術等技術人員。第三種稱為教育人員或專業人員,負責蒐藏研究、展覽教育等館內核心業務。

 

前二者必須經過公務人員考試及格才有任用資格,至於專業人員那可就不同了,不需經過公職考試,而是比照大學或高中教師,依照專業學經歷及研究成果聘用。

 

這兩類人負責工作不同,進用方式不同,認知上自然亦有差異,共事時難免碰撞產生火花,那有趣的故事可就多了。


就社會大眾而言,前述行政與技術人員大多屬於幕後作業,一般人較沒有機會認識,民眾比較熟悉的是負責研究、展覽的專業、人員(curator)。

 

專業人員因其專業能力才有機會被博物館聘用,升等自然也必須靠自己的腦袋與雙手,有足夠質量的研究論文發表才有機會升遷,而行政與技術人員的升遷考核,則是靠考試、年資與工作表現。

 

換句話說,行政與技術人員的升遷除了靠自己努力外,最重要的是長官的賞識,而專業人員的升遷,靠的是自己的專業研究與發表,與長官無關。諸君,或許您了解了吧!為何博物館或社教機構內部,常會迸發出人意外的火花?

 

台北故宮烏龍弊案

比如說策展時,光策劃展覽內容,思考展覽單元間的邏輯性,已是忙得不可開交。等到要簽辦行政程序,辦理各項採購時,沒有受過公務人員訓練的專業教育人員,可能不太重視行政,不但不認為精簡流暢的公文語言是一種藝術,也不太看得起採購前先查找法規的美德。這些在行政人員理所當然的程序,到了專業人員手中,就可能因未能依照標準程序而出事。

 

幾年前發生在台北故宮的所謂「工程」弊案,應該就是不夠重視行政程序所造成的嚴重烏龍事件吧!後來雖查出沒有舞弊情節,但當時那一片雷聲鶴唳,人心惶惶的恐懼,相信院內同仁感受至深。而幾位當事人深受其害,長達數年纏繞在官司訴訟中的痛苦,想來仍令人不寒而慄。

 

(圖文說明: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的互動虛擬展示,相當受到民眾的歡迎)

 

行政原來是不容忽視的必要程序

其實身為專業人員,我過去也是十分痛恨行政工作的。

 

十幾年前在內政部民政司工作時,當時的司長居伯均先生,是一位仁慈的長者,他總是苦口婆心的勸說一定要去考高考,取得考試資格後,好繼續從事公務生涯服務人群。但當時年輕氣傲,表面上雖不敢說什麼,心理可是一點也不以為然。

 

什麼「一般行政」?什麼「普通行政」?姑娘可是學文史專業出身的人,那能作「行政」那種雕蟲小技!這份知識份子自以為是的傲氣,可隨伺在身好多年,直到見識有朋友因為「行政」不周延,而引起的憾事。這才醒悟,處理事物時的種種思維與程序,原來就是「行政」事務的一環,忽略不得!

 

在博物館工作,應該很輕鬆吧?!

民眾到博物館參觀,通常屬於休閒性活動,因而民眾多認為在博物館工作應該也是輕鬆行業。記得有一次朋友來館參觀,聊到我們若不是託朋友來訪之福,也沒時間觀賞館內展出文物。「怎麼會呢?」,朋友覺得奇怪:「展覽不是已經辦完了嗎?還要忙什麼?」。

 

(圖文說明: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年度特展)

 

是啊!展覽辦完了,還忙什麼呢?我們一時回答不出,只有滿臉苦笑。

 

博物館工作真有那麼忙嗎?真的,不騙您,就是那麼忙!

 

且不說籌備期間還有建築工程、景觀工程等大事要辦,光說開館期間那一檔接一檔,永遠辦不完的展覽、活動,佔去館員絕大多數的時間,哪是朋友說的辦完展覽就沒事了。

 

不是的!辦完這檔展覽,正在驚魂甫定之刻(因為在開幕最後一刻,終於順利佈展完成),立刻要持續進行上一檔尚未完成的觀眾分析、費用核銷等雜務。同時,下一檔籌劃已久的特展,馬上要上場了,各項文物徵集作業、保險、展場設計等等都快馬加鞭的跟上來了。定好時間的展覽不能開天窗,群眾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以上只是淺談館員一些工作項目罷了,其他還有太多太多的工作,必須去完成呢!因此,無論是行政、技術人員,或是專業教育人員,都必須攜手合作,一次次的創造奇蹟。

 

諸君,這樣您多少了解了吧?身為博物館館員,不僅要孜孜矻矻研究,要有開放性的創意,慮事要周延,凡事要依法,辦事要快速,耐力又要超人!

 

行筆至此,不禁擲筆長嘆,那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時代去哪了?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作者簡介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