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北市國小營養午餐業者讓孩子吃到過期湯品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當時有些孩子察覺湯有異味而未進食,但仍有 2 名孩童吃進肚。孩子的食安問題不只需要家長、老師們共同守護,若能適時教導孩子分辨食物好壞,也能避免吃進不健康食物的風險。
不小心吃到過期食物不一定會發生食物中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兒童肥胖減重諮詢計畫營養師王雅虹說明,這與食物中所含菌種、數量及孩子年齡有關。比如菌量不高,大人症狀可能輕微腹瀉,但年紀小的孩子恐怕會出現嚴重脫水;甚至菌株含量高,即便是大人、大孩子仍有機率發生呼吸困難、四肢無力、脫水、血便等症狀。
3 個腸胃道發育年齡分界點一覽
● 6 個月(含)以下嬰兒:發生食物中毒最危險,王雅虹解釋,6 個月的嬰兒腸道發育不完全、4 個月以前的孩子腎功能也會未發育。因此 6 個月以下的孩子若食用到過期食物,甚至可能滋生細菌的食物,即使菌量輕微,也可能造成消化道感染、致死。
● 1 歲幼兒:1 歲後腸道第一層黏膜層才會緊密排列,防止細菌跑進體內,較接近腸道發育完成的狀態,因此 1 歲以後其症狀會變得較為輕微。
● 5 歲幼童:免疫、腸胃道功能較完善,但仍不及成人。
教孩子分辨食物好壞從「4 步驟」下手
從力行國小事件中可以看見,若要避免孩童吃到過期食物,除了家長、老師注意飲食外,平時若能在餐桌上時時培養孩子的知識,也更能有效避免出現食安危機。王雅虹指出,家長可從 4 個步驟著手:
- 教孩子「容易被細菌汙染的食物有哪些」:比如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花生中可能有黃麴毒素,可以告訴孩子暫時避開這些食物。
- 教孩子「注意食物氣味」:注意味道對孩子來說相對容易,但他們可能會認為味道臭、酸、或不熟悉的味道都是壞食物,因此家長在味覺教育上也要適時灌輸孩子新知,才不會讓孩童將壞食物與好、但不好聞的食物搞混。
- 教孩子「辨認食物型態」:王雅虹提到,1、2 歲的孩子已經具備觀察能力,平時就可以告訴他們要觀察食物型態,像是她會教育女兒「肉是粉紅色表示還沒熟、不能吃」;或是「飯牽絲就代表出現仙人掌桿菌,也不能吃。」她也會藉機培養孩子隔夜飯要收冰箱、要吃需加熱的知識。
- 教孩子「食物少量取用、感覺不對就不吃」:王雅虹提到,父母常要求孩子要吃完食物、不能浪費,但容易造成孩子關閉感官,只要有食物就是埋頭吃、全部吃光。但她認為面對食物,應教育孩子「少量取用」,以自己吃得下、願意吃的量為標準,一旦覺得食物不對勁就要停止食用,在特定狀況下食物不一定要吃完。
4 個重點,家長提醒自己也提醒孩子
- 食物有異味就不要吃。
- 隔夜食物記得冰冰箱,因多數菌種不耐熱,因此以 70 度高溫加熱、並將食物完全攪拌均勻,方可消滅食物中絕大多數的細菌。
- 王雅虹建議家長,多引導孩子勤洗手,只要在外面摸動物、摸物品,回家就一定要洗手,尤其接觸沙子或土壤後,須特別留意指縫的清潔。
- 生熟食分開保存,處理時要用不同刀具、不同砧板及不同抹布才安全,也提醒家長處理完生、熟食都要洗手。
王雅虹身為營養師,平時在餐桌上就常教育女兒如何健康飲食,其作法除告訴孩子分辨食物好壞、過期外,她認為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認識菌種,及容易孳生細菌的食物。她強調,只要長期在餐桌上給予孩子食物安全的教育,孩子也會變得較為靈敏,比如在女兒幼兒園吃飯時,若看到肉沒煮熟會及時察覺、向老師反映。她相信透過日常知識的累積,能避免孩子受食安問題所害。
文/陳韋彤 圖/雷思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