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特殊選才」陸續放榜,花蓮慈大附中共有十位學生提前成為112學年度準大學生,錄取包括國立台灣大學、清華、陽明交通等校系,校長李玲惠替學生們感到欣喜,並鼓勵他們要善用時間,加強語文能力,進行大學先修課程等,也不要忘記協助還在「備考」的同學們,陪伴、穩定同學們的心情,一起跑向學測終點站。
112學年度大學特殊選才陸續放榜,截至目前為止,花蓮慈大附中已有十位學生錄取包括國立台灣大學、清華、陽明交通、成功、中央、中山、東華、宜蘭、台東、金門、逢甲、慈濟大學等國私立校系。十位學生中,羅暐哲、吳懿恩雙雙錄取國立中山大學,這兩位學生是從慈中國小部一路直升到高三,在慈濟教育體系歷經完成12年的養成,他們表示,在慈中寬闊的校園環境、優異的師資與設備,讓他們能自由探索與成長,12年的學習過程,在小學打下從自身出發,能夠反思己身到關懷弱勢的利他品格,國中時期的科學與雙語教育,更打開他們的眼界,學習掌握與世界溝通的工具,科學教育中更培養他們對自然領域的興趣。
錄取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生化科技學系的周佳儒、葉彥伶兩位學生,是國中直升高中的學生,六年科學素養的浸潤,讓他們具有獨立思考與辯證的能力,長年的科學實驗,讓他們培養細心、耐心、求真、誠實的性格,並且具有強大的抗壓性與堅持的能力,來面對挫折與挑戰,這些都是他們一輩子的寶藏。
高二曾任班聯會主席的蔡佩辰,則從高雄遠赴花蓮慈中就讀,對她來說,不僅是突破舒適圈、拓展視野,慈濟深厚的人文、關懷、利他的底蘊,更激發對於關懷弱勢、全球公民、環保等議題的關心,高二還創辦自媒體平台「環•流」,呼籲閱聽觀 眾正視「環境與潮流」議題,每週發表專欄文章,並且透過訪談方式深入了解永續與快時尚議題;她也感謝慈濟包括慈善、教育等不同志業體給她及家人的協助,讓她可以無後顧之憂,全心衝刺學業,她也期許未來能夠持續著力環保議題,並用自己的例子,分享給更多弱勢學生,鼓勵他們永不放棄。
校長李玲惠恭喜這些準大學生,更鼓勵他們要善用從現在到明年九月大學開學前的近九個月時間,除了加強語文能力,先修大學先修課程(AP),並提前涉獵大學科系的相關知識,積極儲備各項能力。
校長表示,每個人都有一本「幸運存摺」,這次提前錄取優質大學,就是從這本存摺裡面提出了大量的幸運,而每一天、每一刻的善念與善行,就是在這本存摺裡面「存款」。她說,成為準大學生後,也不要忘記還在「備考」的同學們,時刻秉持同理心,陪伴並穩定同學們的心情,協助他們解決課業問題,與同學們一起奔向學測終點站;她也預祝其他即將於半個月後即將上場赴考的同學們,把握最後衝刺的時間,今天比昨天進步1%,最後一定會脫胎換骨,得到勝利的果實。
撰文/戴雯皓;攝影/慈大附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