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今年最美好的歲末禮!《魔笛》12月歌劇院盛大演出

大成報/ 2022.12.13 11:56
新聞圖片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眾所矚目,莫札特歌劇《魔笛》12月15至18日將於歌劇院登場,由南非視覺藝術大師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執導,以獨特的炭筆素描動畫手法,點亮《魔笛》趣味情節背後的深厚寓意。藝術總監邱瑗表示,肯特里奇執導的《魔笛》版本,把老少咸宜的童話劇情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幸運搶到票券的觀眾,將擁有一份最好的歲末禮物。


《魔笛》11月中於歌劇院展開密集排練,亞洲知名指揮家洪毅全、執行導演島田彌六(Miroku Shimada)全程參與排練,這次演出也是歌劇院繼2020年歌劇《波希米亞人》後、再度規劃的雙卡司主演。曾參與2018年東京新國立劇院重製版演出的島田彌六說,即便歌手們在排練前都曾觀賞過往的演出影片,但同一幕在不同歌手組合的詮釋下,依然巧妙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魔笛》共同導演呂克.德維特(Luc De Wit)透露,《魔笛》在1791年寫成,這次製作將背景設定在維多利亞時代、為啟蒙運動及攝影發明的年代;啟蒙有把光帶入黑暗中、從無知變成有智慧的涵義。舞台上的蛇腹攝影機則以負片、正片交替成像,有時是照相機,逐格把角色的旅程記錄下來;有時候是投影,呈現故事發生的地點、以及角色的內心世界。舞台設計由肯特里奇親手繪製,隨著劇情越來越深入,景片會像閘門一樣層層打開。


呂克.德維特指出,在維多利亞時代,皇家地理學會派人去全世界施行殖民主義,《魔笛》裡大祭司就像殖民主義者,定義什麼才是對的、什麼才是啟蒙,向公主帕米娜展示何謂真實時,呈現的影像是犀牛被殺害、倒在地上,就像殖民主義者說要把文明帶到世界上,手段卻是入侵其他的國家;而王子的旅程,就是用音樂帶來和諧、帶來和平。


洪毅全提到,莫札特年輕時接近海頓古典主義的風格,到開始創作歌劇的時候,多了浪漫主義的風格,和貝多芬、舒伯特相近;早期莫札特的歌劇類似羅西尼,非常喜歌劇(Opera buffa)風格,但是到《魔笛》的時候,更像是一個歌唱劇(Singspiel),結合了各種歌劇的形式,對歌手的要求也不一樣,是莫札特創作的里程碑。


邱瑗說,8月宣告《魔笛》演出資訊後,曾有人好奇在2022年全球局勢動盪之際引進這齣製作,是否想傳達什麼樣的時代意義?其實每檔演出在2到3年前就須開始洽談,《魔笛》是早在疫情前便安排邀演,歷經全球諸多變化後於今年底上演,除了是一場巧合之外,也應證《魔笛》這次演出版本跨越時代、地域的成功之處。


莫札特歌劇《魔笛》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冠名贊助,基金會深耕藝文推廣,除持續於台積電廠區所在社區舉辦大型藝術季外,更以實際的力量支持國內外重量級藝文團隊。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補充,歌劇《魔笛》為今年度的壓軸藝文盛事,基金會也於公司內部宣傳及舉辦導聆會,台積電的員工購票十分踴躍;這次透過多元的藝企合作,必能引動國內藝文觀賞風氣。

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