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有影】喚起青年「憶」起守護 縮短與失智症長輩的距離

匯流新聞網/李 映萱 2022.12.11 04:50

匯流新聞網CNEWS資料照195221211a02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尹佳嵐、李文成 / 台北報導

高齡化、少子化浪潮襲捲台灣,面對盛行於高齡長輩的失智症,年輕世代在幾年後也可能成為照顧者的角色,如何縮短年輕人與失智者的距離,成為重要課題。由台灣失智症協會主辦的「2022國際失智症協會亞太區域會議暨國際研討會」針對「年輕人倡議參與」進行探討,分享青年如何為失智友善的環境帶來希望,喚起更多年輕世代對失智症的關注與認識。

來自亞洲大學護理系的張祖兒,去年與團隊深入偏鄉時,發現偏鄉學童對於失智識能取得資源較為不足、隔代教養比例高,於是發想以立體繪本與創意課程,將失智識能向下扎根,讓學齡兒童透過繪本故事,提升學童對失智症的認識,同時能區分失智症輕、中、重度症狀,即時觀察長者身心狀態,進而了解如何與失智長輩相處。

為了擴大學童觸及,團隊將失智繪本數位化,打造視覺動態的有聲書,並於彰化縣三所偏鄉國小實踐「帶你認識失智症」方案,透過多媒體教材線上說故事,提升國小學童失智識能。今年9月更設計出線上失智學習營,讓國中、國小學童與家長,在專家的解說下加深失智症識能。

再來是以時下青少年愛用的社群軟體作為溝通工具,促使青年關注失智議題的團隊「失去智我,找回自信・失智症知多少」,透過IG分享失智症相關的影視作品,並加入職能治療師、醫師與護理師等專家解惑專欄,透過限時動態的問與答,釐清大眾對於失智症的刻板印象,普及年輕人對於失智症的認識。

團隊表示,IG帳號粉絲遍及世界各地,除了台灣,還有美國、義大利、南韓、墨西哥等國外粉絲,過去90天影片觀看率超過500人次、800位使用者互動、觸及11000人次,甚至有網友透過軟體上的信箱小盒子回饋感想與心得,成功引起大眾對於失智症議題的關注與連結。

為了延緩長者失智,彰師大資訊管理學系學生以「表達性藝術治療結合沉浸式延展實境─延緩失智症之應用」為題,將藝術治療結合數位科技,利用互動投影打造沉浸式體驗的水墨創作系統,加強失智者肢體運動、活化腦部,帶給失智症參與者快樂正向的體驗。

報告人李冠臻表示,許多研究論文指出,藝術治療對於延緩失智有實質幫助。除了水墨創作系統,團隊在展覽加入了古著元素及AR實境技術,只要將背面附有二維碼的圖卡掃入螢幕畫面,參與者選定的古著就會立即套用在身上,隨著肢體動作變化,還可調整服裝顏色來增添穿搭的臨場感。團隊雖然非照護科系學生,卻能將失智照護結合科技與藝術,在系統中增加互動元素,讓更多人感受運用科技創作的美好。

中山附醫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執行長郭慈安表示,失智症被WHO列為21世紀最耗費社會成本的公共衛生題,目前台灣失智症人口約30 萬人,未來30年預估每年以2萬人繼續增加。而在千禧年出生後的年輕世代,有6分之1會在35歲前會成為失智症照顧者,期盼透過倡議工作坊與行動計畫,一起建置失智友善社區,減低刻板印象,關懷照顧家屬,給失智症者信心與勇氣。

因應快速增長的老年及失智人口,她建議政府應整合社政、衛政、民政、警消、教育等相關資源,與民間單位合作,建立完善的失智照護網絡,延緩及減輕失智症對社會及家庭的衝擊,提供失智者及其家庭所需的醫療及照護需求,同時提升年輕人對失智症的認知意識。

身為失智症的家屬,台灣失智症協會專員王譯慧表示,失智症人口不斷上升,失智症不只是年長的問題,也是年輕人需要關注的議題。由台灣失智症協會舉辦的「擁抱失智・心生活-2022大專校院失智症方案設計競賽」,可以看到年輕世代提出多元的失智症解決方案,透過實際參與,更能理解失智症者感受、發揮同理心。

王譯慧分享,自己的奶奶生前被診斷為失智症,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記憶漸漸消失、語言能力也隨之下降,期間王譯慧陪著奶奶回顧過去照片、重溫以前的歡樂時間,伴奶奶開心地走完一生,「雖然奶奶可能不記得我,但沒關係,我記得她;我相信,記憶會失去,但美麗會永遠留存」。王譯慧指出,大專院校失智症方案設計競賽不是為了寫出完美的計劃,而是希望年輕人能多花時間跟陪伴長者、認識失智症。未來,台灣失智症協會將持續辦理2023大專校院失智症方案設計競賽,期待更多青年一同關心失智症議題。

 

照片來源: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台灣失智症政策納入長照2.0 國際失智症協會執行長:整合式政策效果不佳
【有影】2022國際失智症協會研討會在台灣 20國專家交流失智政策發展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