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展覽 12/9正式登場!讓建築更親民 開創更多可能性

欣傳媒/欣傳媒 2022.12.10 00:16

新聞圖片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展覽主視覺;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建築如何透過設計來重新定義景觀及未來性,進而讓人們能更有意願親近並使用,是今年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十件得獎作品以「未來」作為展覽方向,試圖帶領觀眾重新思考日常生活接軌的各種可能性。

本展重點「CONTENT X」,發想來自「X」常被假設為未知數,而藉由展覽來了解創作者的過程及設計思考的核心。展覽策劃兼具獨特性、實驗性、延續性,展出內容包含模型、圖面、影音、聲光、實作,多元的呈現反映創作者跨領域的經驗且具跳脫框架的思考方式。展場也搭配直徑兩米八的充氣氣球移動軌跡,與觀者行走的狀態相映成趣,強烈刻畫出對未來生活既快速且有效率的想像。展覽從今年12月9日至明年1月15日於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開為期五週的展覽,亦希望觀眾有機會到各作品的現場實地感受各作品的設計之美,有些景點像是屏東縣民公園甚至已成為熱門的打卡點了喔!

新聞圖片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展覽會場;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十件創造 重新定義建築的親民性
陳乃中-HEITO 1909屏東縣民公園
在臺灣,有許多從國際史觀而論具有價值的廢棄或閒置建築,設計規劃時往往被忽略漠視,甚至遭到打除掩蓋,使其記憶就此被斬斷遺忘。透過挖掘出貌似廢棄物的殘破狀態,崩壞的牆面訴說著昔日的輝煌成就等,都是自然環境書寫的時空記憶。經過重新設計與詮釋,使其成為獨特的幾何地景,以非典型的建築及景觀設計,使過去不起眼的建築廢棄物成為現在的城市舞台與市民休憩空間。

新聞圖片HEITO 1909屏東縣民公園;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劉黃謝堯-利澤飛灰暫存場
「利澤飛灰暫存場」探索與閱讀平原海岸地理紋路、尺度以及工業區、多道沙丘、村落裡的多種質感,順應時間與空間流動,適度留白穿透環境。並保持與政府機關、居民及各方友善且包容的互動,吸收不同專長,也減去不必要的雜質。隨不斷變化的環境順勢而為,持續尋找各種可能性!

新聞圖片利澤飛灰暫存場;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蘇子睿-台北植物園溫室整建工程
「台北植物園溫室整建工程」植物才是主角,在一開始的設計發想就不刻意去模仿自然的樣子,而是以最簡單、直覺的構造方式,利用基地現有的輪廓將空間構築出來。溫室的構造提供各種植物可以生活的空間,園丁們因地制宜將植物安置在空間各個位置,交織出動人的生命力。

新聞圖片台北植物園溫室整建工程;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姚仲涵+曾睿彬-光電獸#26 你追我跑
光電獸為一系列現地製作的聲光作品,從2017年依附在台南月津港一座橋的結構開始,演化到創造空間經驗。「光電獸#26」位在基隆的虎仔山上,作品創造的尺度感與現場性無法複製、移植,因此在ADA的展出現場,生長出了屬於展場的作品:「光電獸#35 - ADA」。(「光電獸#35 - ADA」於展場現地創作,為「光電獸#26」演繹出的作品,每二十分鐘演出一次;與展場燈光相互搭配,為本次展覽的看點之一。)

新聞圖片光電獸#26;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王識源+盛郁庭-珊弧。山瑚
此作品《珊弧X0》運用與《珊弧.山瑚》相同的電腦演算轉化微小細胞推擠堆疊,隨著時間迭代生成之方法運用機器人3D列印技術結合透明材料與形體的線條變換,表現海底珊瑚美麗的變幻樣態與純淨光澤。《珊弧.山瑚》呼應觀賞者放眼望去大海時無際的海岸線與天空,並在不同的時間段中展現不同的時間樣貌,可以沿著弧線波動轉換成自身的移動,觀賞到不同的光景變幻。

新聞圖片珊弧.山瑚;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張哲毓+林天永-黑屋裹白室
黑屋裹白室的「X」有兩個展示核心,一是二元空間的辯證,顯現出黑屋裹白室中,兩空間面對内與外、上與下、新與舊等七種界面關係,試圖再現兩個主體間既獨立又隱約的共存、既封閉又與外界聯繫的空間狀態;二為街屋建築類型之研究—選取了十二組台灣近現代街屋案例進行分析,試圖透過建築元素「騎樓、樓梯、天井、挑空、樓板、量體」的相互參照,觀察台灣的街屋建築的空間形態演變。

新聞圖片黑屋裹白室;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陳冠帆+陳韻愉-嘉義實驗木場
如果「X」代表未來,對於「實驗木場」從舊日式宿舍轉變成未來木工場的更迭,試圖用穿透、輕盈、透明來拆解其中的構成,藉由從日式木桁架漸變成新的LVL集成材屋架的結構原型,以嶄新結構元素——立體空間斜撐穿越並串連起所有剖面,這是指向關於「過去、現在、未來」新的時空構築原型。

新聞圖片嘉義實驗木場;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范承宗-落水唷
把「落水唷」的縮小比例模型垂吊起來,並且拿掉了帆布,希望把作品中紙傘的多重結構效果帶到現場。

新聞圖片落水唷;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郭恩愷-習森
「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很多事情都是從森林開始的......」
「習森」這座森林風雨教室的建置,使用臺灣國產柳杉,呈現木構造的另一種樣貌與可能性,也庇護林下學員在學習認識林業資源的同時有棲身之所。此模型呈現「習森」位在新竹五峰海拔一千兩百公尺永泰林場中的施作場景。「取之於森林、用之於森林、回歸於森林」,在大自然中,學習良善循環、用手思考建築,回歸人類對「建築」最單純的需求與構築的姿態。

新聞圖片習森;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胡靖元-新竹市體育館雨庇及館前廣場之增生
新竹市立體育館雨庇及館前廣場之「增生計畫」,我們透過建築作為一種公共利益的實踐,延續群眾的集體記憶與期望,也使原本縱深及採光不足的大廳,步行者透過廣場輕鬆的走上平台參與活動。低限的介入,逐一回應,仍能在大家熟悉的場所,找到一種與城市進步的步伐。

新聞圖片新竹市立體育館雨庇及館前廣場之「增生計畫」;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ADA新銳建築獎」是由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ADA )於2012年發起,邀請45歲以下的創作者,以座落於台灣的建築設計或裝置作品參賽。今年更特別邀請a+tec《實構築》季刊負責策展與執行,結合展覽、論壇與出版等形式,展示台灣建築的即時縮影,也更提供年輕創作者一個發聲與橫向對話的平台。

新聞圖片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開展參與者合照;圖片提供/a+tec《實構築》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2年12月9日(五)至2023年1月15日(日)
展覽地點|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聯合餐廳展演空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官方網站|https://2022ada.archi-tec.com.tw/
==========
編輯/蘇琨峰
攝影/a+tec《實構築》

立即加入欣傳媒Lin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