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傳媒記者陳舒奈報導】
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在桃園市原住民議員的建議與支持下,於108年正式成立「原住民族傳統 農耕示範區」,以提供遷居桃園市的原住民族進行友善生態環境的傳統耕作,為分享農民們的收成喜悅,12月4日舉辦農耕示範區成果發表會,包括:桃園市原民局主秘馬佳均、桃園農業局專門委員劉秀卿、桃園市議員陳姿伶、簡志偉、桃園縣新科議員張秀菊、農田水利署石門管理處組長李春滿等貴賓皆蒞臨致意。
桃園市原民局主秘馬佳均表示,「原住民族傳統 農耕示範區」自108年成立至今,在原民局攜手諸多原住民朋友一同努力下,園區面積持續擴大,總耕作單位數也從 83 個單位增加至 217 個單位,耕作農友已達157位,經過大家一同努力,目前園區已呈現綠意盎然的優美景緻,茂盛的蔬果隨處可見,這次活動也是農民滿展現半年多來努力成果的最佳時刻。
活動策劃者-政治大學社會實踐辦公室研究員陳誼誠表示,台灣原住民天性樂觀、活潑且開朗,為了生活需要,移居到大城市生活,但是卻未澆熄他們熱愛大自然的熱情與熱誠,這次為了讓農民地的努力過程能夠展現在眾人面前,特地在活動中舉辦了表揚 111 年度勤於耕耘且熱心參與園區事務及各項活動的 10 位農友,希望用行動力實質鼓勵這些用心經營農園的農友,企盼有這些用心農友做為典範,可以吸引更多有志一同的農友加入友善農園的行列。
桃園市議員陳姿伶表示,桃園市的原住民族朋友,為了工作與生活,遠從花東進入桃園大城市定居,目前桃園市的原住民人口已達8萬人,原民人口數已超越台東縣,桃園市政府應該對這些定居桃園的原民朋友,有更多與更好的規劃與照顧,「原住民族傳統 農耕示範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除可以讓原民朋友在城市中吃到自己部落熟悉的蔬果外,也可以透過種植蔬果的販售,獲得基本的生活補貼,更能讓原民朋友一解思念家鄉的鄉愁,希望這個計畫能夠持續推動下去。
桃園市議員新科議員張秀菊表示,她自己在園區也有一塊耕地,每次來到園區與農友交流與互動,都是她最快樂的時光之一,未來,她會極力結合周遭的企業與工廠,讓農友的農產品可以與這些單位進行合作,強化這些農特產品的利用價值,也更能增添農民的收入,另外她也會盡力來改善園區交通環境,未來也能夠便於物流車輛的進出。
原民局說,未來希望能將合作社經營經驗帶入園區,做為營運模式的參考,也將逐步融入食農教育、農事體驗、產銷管道等規劃,除了持續鼓勵族人從事傳統作物種植,承續移居世代的農耕 文化,更期盼透過建立多功能場域空間,有效發揮園區的功能與價值。
(資料來源:WinNews-威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