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像一顆魚肝油,磁控膠囊胃鏡檢查零死角!萬芳醫院智慧醫療創新照護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2.12.01 16:11

2022臺灣醫療科技展於今12月1日至4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萬芳醫院展出多項智慧醫療,包括磁控膠囊胃鏡,檢查腸胃道零死角、洗腎病友的福音—洗腎動靜脈廔管狹窄偵測器;以及DxPrime 好完診:讓醫療編碼更好更完整,以及靛青綠螢光顯影人體血流動力學監測儀器等,現場很吸睛。

臺灣醫療科技展於今12月1日至4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萬芳醫院展出多項智慧醫療,包括磁控膠囊胃鏡,檢查腸胃道零死角、洗腎病友的福音—洗腎動靜脈廔管狹窄偵測器等。(圖片提供/萬芳醫院)

臺灣醫療科技展於今12月1日至4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萬芳醫院展出多項智慧醫療,包括磁控膠囊胃鏡,檢查腸胃道零死角、洗腎病友的福音—洗腎動靜脈廔管狹窄偵測器等。(圖片提供/萬芳醫院)

高齡少子化為全球所注重的議題,台灣亦是如此,數據指出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隨著老年人口漲幅趨勢加速,對於醫療的需求、技術、品質更勝以往。而萬芳醫院作為社區型醫學中心,期許以醫療科技解決長照病人居家照護問題,提供不便於行的長者或照護者新選擇,使他們能夠減輕負擔、在地安老。

磁控膠囊內視鏡,檢查腸胃道零死角

「從嘴巴放入一根又粗又長的管子」、「強烈的異物作嘔感」、「全身麻醉的不安全感」,這是多數人對於胃鏡的恐懼感,因此抗拒檢查。然而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生活作息改變,罹患胃腸病的機率提升許多,此時若不接受檢查恐會延緩治療的黃金期。

萬芳醫院消化內科團隊共同研發磁控膠囊胃鏡,病人只要吞服一顆魚肝油大小般的膠囊攝影機,以磁力控制的嶄新方式一覽腸道,其檢查範圍與傳統胃鏡相同,包括食道、胃及十二指腸全段。因為膠囊體積小,除了降低檢查中的不適感,也避免彎曲的羊腸小徑不慎被管子拉扯受傷的風險,也能在檢查當下與醫師互動,達到更理想的檢查體驗。

膠囊內視鏡除了減輕照胃鏡的恐懼感外,更是落實居家醫療的好幫手,對於行動不便之長者或是臥病在床的病人而言,就醫檢查這條路實屬不易,嚴重時可能連下床都是考驗,在這進退兩難的情況下,腸胃疾病無法得到明確的診斷,很有可能耽誤病情甚至惡化。現如今居家醫療需求量倍增,若能透過移動性高的醫療器材到府檢查,定期訪視難以自行前往就醫的老人家,使長者在家中同時享有醫療中心等級般的醫療照護。

人工智慧失智輔具,助長者拼回消失的記憶

台灣已於107年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而高齡化社會所衍生出的健康議題勢不可擋,其中又以失智症列居老年人退化疾病之首。根據2022年衛福部統計,推估目前臺灣失智人口已達32萬人,而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患者經常伴隨記憶力和判斷力明顯退化,影響原有生活功能。

失智症病程發展因人而異,患者會隨著病情加重,逐漸出現認知功能衰退、執行功能下降、無法完成生活任務、進而導致危險的情況。有鑑於失智症者與其家庭後續衍生的照護隱憂,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與Brainmate團隊共同開發『失智症人工智慧認知輔具』,運用視覺AI技術即時辨識患者的執行功能狀態,並根據分析結果記憶個案的慣性動作,當發現個案出現執行力下降時,便能及時輔助提醒,預防危險發生。

陳兆煒醫師表示,失智症者通常難以完整的處理一件事,常見如煮食、自我清潔等日常行為,認知輔具針對個案特別缺失的功能,只要連接平板就能及時運用AI影像,無縫接軌提醒個案遺忘的步驟,而該輔具適用於初期失智症者,能夠延長獨立生活自理能力的時間,減輕病人心理與家屬的照護負擔。

在面對高齡化世代裡,若日後正式運用於居家環境及照護機構時,於醫療端除了能減輕醫療人力吃緊的情況外,對於照護端更是汪洋中的浮木,提升居家照護的安全性。

萬芳醫院陳作孝院長。(圖片提供/萬芳醫院)

萬芳醫院陳作孝院長。(圖片提供/萬芳醫院)

洗腎病友的福音—洗腎動靜脈廔管狹窄偵測器

在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達12%,洗腎人口更是逼近10萬人,盛行率位居全球第一。在執行洗腎前,洗腎病人需藉由手術將動脈與靜脈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廔管,才能在廔管扎針進行血液透析。目前大約有七成洗腎病人使用廔管,而廔管也是目前所有學會最建議的管路。

不過洗腎病人每週需進行三次療程,廔管使用率十分頻繁,很容易發生狹窄或阻塞的問題,但因為現行檢查設備供不應求,多半都要等待三個月才能檢查一次,因此很難及早發現與疏通,一旦發生廔管狹窄或阻塞,不僅得花上萬元通血管,嚴重的話還會有生命危險,需要住院手術,重新製作新的廔管。醫師指出,人體只有六個地方可裝廔管,左右手各兩處、左右腿也各有一處,但這些可接廔管的部位都只有一次使用機會,所以平日廔管的照顧跟保護,就變得非常重要。

因此,運用AI人工智慧結合音波頻率,先將廔管狹窄的音波導入大數據分析,記憶異常音波變化,日後使用時就能自動辨別,而檢測過程只要短短20秒,廔管狹窄偵測器就能判讀每位洗腎病友的廔管有無狹窄、阻塞情況,連通手機APP後,就能得知結果。

而廔管偵測器除了能發現廔管狹窄外,還可透過音波起伏製作預測圖表,推算廔管的趨勢變化,讓病人知曉什麼時間點可能會出現堵塞,以及剩下多少時間可以使用,藉此延長廔管的壽命。在今年廔管偵測器持續進化,頸動脈是否窄化阻塞也能辨別,避免引起不良反應,如缺血性腦中風或洗腎中斷,期盼上市後造福廣大的洗腎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友。

面對老化人口進展快速的問題,就醫的需求量爆增,若醫療設備停滯不前,恐會出現醫療人力短缺和病人端無法受到良好的醫療品質。因此,「智慧醫療」的大趨勢是許多醫事人員共同努力與突破的目標,萬芳醫院透過 AI、科技串聯醫療端所需,降低醫療疏失與簡化繁瑣流程。

靛青綠螢光顯影人體血流動力學監測儀器

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張得一醫師運用靛青綠遇到近紅外光會產生螢光的特性,為一種無侵入性的螢光血流動力學偵測儀器,不需要動脈或特殊導管,貼皮即可拾取血液中靛青綠染劑所放出特殊螢光波長,用以分析心輸出量灌流等血流動力學指標。此創新可望取PiCCO動脈導管Swan-Ganz肺動脈導管等較高侵襲性的血流動力學監測設備,然市面上尚無類似技術應用儀器,期盼未來減少急症及長照重症病人侵入式動脈插管等血管併發症風險,亦可同時獲得臨床有用的生理監測資訊。

DxPrime 好完診:讓醫療編碼更好更完整

病歷是病人診療經過的紀錄文件,良好的病歷撰寫可幫助在醫療人員間的溝通、及以後的疾病研究調查等各方面佔其重要性,萬芳醫院與北醫大新創團隊以新世代醫療人工智慧優化臨床決策支援系統,改善病歷記錄、用藥與醫療編碼品質,提升病人安全。

DxPrime擁有四大亮點:

1.預測醫療編碼決策行為

全面分析問題列表、用藥、檢驗檢查、處置及手術等多重結構性資料,以AI預測醫療編碼決策行為,準確率高達99%,提升病歷管理與疾病分類作業效率。

2.即時更新編碼決策路徑

疾病分類與編碼是件重要又費時的工作,每份病歷內容都是獨一無二,越複雜的病史,所需要的編碼時間越多。根據個別患者病情,即時重新規劃最佳編碼決策路徑,減少無效的決策點和流程。

3.病歷編碼差異分析

運用獨家資料庫,針對編碼過度、編碼不足,及可能遺漏的臨床紀錄,主動分析編碼差異,並依病歷記錄編碼內容需要改善與維護程度主動排序,大幅提高病歷編碼建檔的完整性。

4.即時探索所有合理診斷的可能選項

因應不同部門與性別,即時探索所有主診斷、共病與併發症之可能編碼選項,結合ICD-10自然語言搜索和DRG 功能,只要一鍵勾選即可自動帶入EHR系統,取代傳統無效率的手動逐字輸入,改善編碼轉換品質與成本,提升申報作業成效。

萬芳醫院將透過智慧化的醫療設備,提高臨床同仁醫療準確性以及效率,將更多時間照料病患,提升醫院的服務品質與效能。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8/9063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