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如廁後就直接按下沖水鍵,但是您知道嗎,大便也有大學問!從糞便的外觀可以判斷腸胃狀態,當腸胃壞菌過多時,壞菌會產生許多毒素;反之養成健康腸胃,不僅能增強免疫力,維持消化、代謝功能運作正常,甚至促進大腦健康。醫師建議,民眾可透過5種食物成分吃出腸道好菌相,增加自身免疫力。
如何從糞便外觀判斷身體狀況
身體徵兆反應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排便更是其中一種重要指標。從每次大便的樣貌、顏色,到如廁時候的聲音、排便時間,都能幫助判斷腸胃狀態。雅丰麗緻診所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建議,可透過以下7種外觀,判斷不同身體狀況:
- 硬且呈小塊:這是便秘很嚴重的徵兆
- 排便過程有點緊:便便乾裂且硬
- 完整條狀但表面龜裂:中上,請繼續保持
- 完整條狀且光滑濕潤:便便最美的型態
- 濕軟塊狀:菌種失衡,要多留意
- 像爛泥的塊狀:腸胃可能開始跟您抗議了
- 水狀、稀泥狀:腹瀉且伴隨惡臭就要注意了
若符合1至2項,可能正處於便秘狀態,要多補充蔬果與水分,避免影響排便造成痔瘡;3至4項是健康的狀態,代表腸胃狀態良好;5至7項代表處於腹瀉狀態中,要小心腸胃壞菌分佈與調整飲食,如有過敏、嚴重腹瀉,記得提早就醫。
延伸閱讀:
肛門莫名癢?恐是「隱性痔瘡」作祟!醫揭「7原因」別只當小問題
養成健康腸胃,先培養好菌
腸道中細菌總數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以上,腸道微生物群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態系統,這些微生物的基因總數量遠比人體的基因總數多100倍。
如果將腸道中的細菌進行分類,大致上可以分為「益生菌」(俗稱為好菌)、「有害菌」(俗稱為壞菌)以及「伺機菌」。當好菌越多時,腸道越健康;壞菌越多時,上腸道菌相失衡,腸道不適的症狀就容易表現。
延伸閱讀:
防便秘快吃!6種水果幫助腸道通暢
腸道健康,就能促進大腦健康
黃郁純也在臉書粉絲頁中提到,雖然日常生活中,大腦就像是電腦的中央處理器一樣,控制身體各部位的器官和組織。但是,位於肚子的腸道其實跟大腦是依著「腦 – 腸軸」來彼此影響,因此腸道菌相的平衡會影響腦部健康和情緒表現,也越來越多科學家提出:「腸道是人體的第2個大腦!」換句話說,維持腸道健康即可促進大腦健康。
「足夠的膳食纖維是維持腸道健康的第1基本步驟!」黃郁純建議,可透過以下5種食物成分維持腸道和大腦健康:
- 膳食纖維:足夠的膳食纖維是維持腸道健康的第一基本步驟。
- 維生素A:維持腸道粘膜完整性,可以從胡蘿波、菠菜、空心菜、油菜、南瓜、鮭魚、動物肝臟等等取得。
- 維生素D:調節腸道免疫功能,可以多補充鮭魚、黑木耳、雞蛋、牛奶、乾香菇等。
- 鋅:在免疫細胞發育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並維持腸道細胞完整性,可以從生蠔、肉類、菠菜、南瓜子等攝取到。
- omega-3:有助於對於抗發炎,維持腸道菌相平衡。可以多吃鮭魚、牛奶和奶製品、堅果、黃豆、花椰菜、亞麻仁籽等。
黃郁純呼籲,疫情緊張時刻,維持腸道健康也是增加自身免疫力的方法之一,減少外出用餐的時期,來點鮭魚沙拉、雞肉堅果沙拉都是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