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台中「張老師」中心三個小訣竅,讓你親子互動充足不衝突

中央社/ 2022.11.24 14:4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1124 14:40:50) 本月曾發生台中市一名母親向警方報案,其未滿16歲女兒向學校請假後失聯,警方獲報後立即循線於新竹發現少女並找回,離報案僅隔4小時。在現今社會通訊軟體及自媒體的發展,影響的年齡層逐漸擴散,對歸屬感有所需求的青少年族群而言更是龐大,伴隨著疫情,青少年使用3C產品及自媒體的機率增高,而世代間的鴻溝卻越發嚴重,家長所表現的關心及叮嚀,在子女的眼中變成一種不理解及束縛,未成年子女離家出走或轉向網路世界的案件更是層出不窮。

根據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0條的規定,未成年人之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離家出走或放棄監護職責。就法律面而言,家長面對子女離家的當要之急便是先去報警,然而,報警後找回來問題就解決了嗎? 親子關係一直是最重要卻也是難解的議題,台中「張老師」中心在社工服務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家長因不擅長與青少年互動而產生衝突與爭執,親子關係也越發疏遠,衝突發生後往往會不知所措,雙方都陷入過度的憤怒、難過與自責,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又該怎麼做呢?以下將藉由我們實際的服務經歷來分享以下幾個小技巧,讓你親子互動充足不衝突:

1. 「傾聽與理解」孩子: 對孩子的生活圈保持尊重、好奇的態度、與孩子同在,是與孩子關係親近的第一步。青少年害怕被批評、被誤會,當孩子認為自己會被批判時,經常會變得沉默、拒絕溝通,直到爆發衝突時才開口,家長也會認為孩子沒禮貌、講不聽,造成溝通不良的惡性循環。

2. 不只是「禁止」,而是告知為什麼: 許多家長在覺察到孩子接觸不健康的人、事、物時,通常為了良好的發展,會叫其遠離這些不健康的事物,但甚少讓青少年了解背後的原因,對於一些偏差行為,青少年可能只知道這件事犯法、不要被發現,卻沒想過造成的後果自己要如何承擔,所以家長如何耐心的說明阻止背後的原因,就會是重要的事情。

3. 減少教導式句型,保留彈性與孩子討論: 呈上兩點,在教導青少年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命令式、教導式句子,但與其約法三章的禁止戀愛、用手機,不妨試著進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共同討論交往時的身體界線、提醒瀏覽社群軟體時保持媒體識別度等方式,讓孩子能像朋友一樣分享心情,也能在危險時接住他。

最後,不論是父母、家長或是青少年,在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生活重心、煩惱,在親子互動過程中,經常會覺得疲憊、無力,不被理解,若遇到無法解決的苦惱和想找人討論青少年的相處方式,或是想找個人宣洩情緒時,可撥打「張老師」1980專線找「張老師」適時的解決你的煩惱,陪你度過困難的時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