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家嘯 報導
我國銀行對中國大陸曝險再創新低。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2022)年9月底,國銀對大陸曝險金額為1兆1,868億元,占淨值比重為28.86%,兩項數據雙雙創下2013年第2季此項統計以來的最低,尤其曝險占淨值比重更是連續6季下跌。
為加強對中國市場的風險控管,金管會規定,國銀對中國大陸曝險金額占「上年度決算後的淨值」比重,不得超過100%,而納入曝險範圍計算的項目,包括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等3大項目。
事實上,從金管會資料來看,今年6月底國銀對中國大陸曝險金額為1兆1,953億元,為此項統計公布9年多以來,首見跌破1.2兆元,而曝險占淨值比今年6月底為29.10%,也是首次跌破30%,最新公布的9月底數據更進一步下探。
金管會表示,從最新曝險金額來看,截至今年9月底為1兆1,868億元,單季減少85億元,與去(2021)年同期相比則是大減2,345億元,年減幅度高達16.5%。至於對中國大陸曝險占比,截至今年9月底降至28.86%,對比去年同期的35.7%,下滑將近7個百分點。
就個別銀行部分,對中國大陸曝險占淨值比較高的國內銀行,均為民營業者,但都在法定門檻內,依序為凱基銀行的64%、中國信託的57%、永豐銀行的52%、玉山銀行的49%及台北富邦的48%。
金管會認為,國銀對中國大陸曝險持續走低,主要有4大原因,第1是中國與美國貿易衝突及科技戰持續升溫;第2為中國大陸經濟有放緩趨勢;第3是中國大陸當地針對債務、房地產風險增加相關處理措施;第4是疫情控管及封城等措施,促使國銀在中國市場減少辦理授信案件。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