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阿美部落long stay

優傳媒/ 2022.11.10 11:40

1976年,大學同學們在台東縣卑南鄉南王村進行文化人類學田野調查,與部落巫師(右二)合影。

 

作者/林明美

 

大學讀的是人類學,研究所的論文題目也是相關,基於避免文化「盲點」,因而到「異文化」(other culture)原住民部落長駐,進行田野調查,收集一手資料,自然是必須的功課。

 

第一次下部落就到歌手阿妹故鄉

第一次下部落,是去名歌手阿妹的故鄉台東卑南,屬於大學時代的田野實習課程。

 

那時沒有民宿,也沒有餐廳,短短一個星期,幾位同組同學跟著老師,借住部落族人家中,隨著年長的女巫師跟進跟出,「觀察」、「訪談」、「體驗」卑南族部落的宗教文化。看著巫師對於族人身心病痛的處理方式,迥異於自小習慣的「漢文化」,感覺雖然新鮮,但因為是群體活動,年輕同學們「青春作伴好還鄉」,終日嘻嘻哈哈的,又有老師等師長可以隨時請教,感覺上就像參加當時最熱門的救國團活動。

 

大學畢業後,正式成為原住民調查研究計劃的一員,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千里迢迢遠赴阿美族部落調研,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單槍匹馬到部落long stay。七十年代的交通、文化、社會環境,和現在大不相同,當時或許覺得辛苦,現在回想起來,可真是說不盡的趣事一籮筐呢!

 

全身裝戴田野設備的「男」孩

首先是設備問題,田野調研最需要的除了相機、筆記本外,還有就是收錄訪談者聲音的錄音機了。當時的相機當然不是「傻瓜」,也不是「智慧」,而是全憑人力操控的單眼相機。至於錄音機,那問題可大了!

 

那年代錄音機的機型不多,體型既大且重,小女子如何每日揹進揹出進行採訪?所幸當時中華商場就像百寶箱一般,讓我們尋到一款體型最小的飛利普收錄音機。

 

到底多小呢?其實一點也不小,體積大概比高中生的書包還稍厚一些,但總算是功能齊全,也還是揹得動的重量。這機器可不能手提吧?當時也沒有什麼現成的背包可以挑選,因此,又在中華商場帆布店訂製綠色厚帆布斜背包,內裝收錄音機、田野記錄本、相機,腰部再繫上軍方流行的S腰帶,掛著軍用水壺。

 

1978年,筆者在部落進行田野調查時,肩上揹著在中華商場帆布店訂製的綠色厚帆布包,內裝飛利浦收錄音機、田野記錄本、相機,腰部再繫上軍方流行的S腰帶,掛著軍用水壺。

 

有一次,溫文敦厚的計畫主持人,中研院民族所劉斌雄先生,看到這穿戴勇猛裝備,跟著族人上山「山田燒墾」,腰中還配著番刀的照片,嚇了一大跳,直呼:「簡直是男生嘛!真不容易。」,哈哈!巾幗不讓鬚眉哩!

 

腰配番刀,跟著族人上山砍樹割草。

 

又有一次,隔了20多年吧,有機會訪談年輕時曾參與殷墟考古,且終生從事殷墟考古研究,當時已經101歲的中研院院士「石璋如」先生,老先生看著我們從包裡拿出輕巧錄音筆和小小的攝錄影機,眼睛都發亮了,讚嘆:「如果我們以前有這些設備,那該有多好!」。

 

好啦!準備齊全,可以出發了。

 

蘇花難,難於上青天!

但是,台北到花蓮,怎麼去?只有一個辦法,先從台北搭客運到蘇澳,再由蘇澳轉乘公路局班車,經蘇花公路,折騰整整一天才能到花蓮。

 

我是個不能聞汽油味的人,年輕時幾乎每搭車必暈,那時常常客運車還沒到蘇澳,九轉十八彎的,已經暈得死去活來,熬到後面蘇花公路段就更別提了,美麗的海景絲毫無助於五臟六腑的翻騰。這旅程,可真是分秒難熬啊!

 

讀者諸君,您可別問為什麼不搭火車,太魯閣號不是兩三小時就到花蓮了?哈!

北迴鐵路蘇澳到花蓮段,經歷六年的工程,在1980年才全線通車。而我是在1977到79年間,每兩三個月,就台北花蓮兩地跑一次。後來雖也搭乘過每日來回基隆花蓮間的「花蓮輪」客船,情況雖稍好,但海象也不保險。因而雖熱愛異文化田野,卻視這前山、後山間的漫長旅程為畏途。

 

1975-1983年間,往來基隆花連間的花蓮輪,後因擱淺而除役,前後僅通航8年左右。(圖片摘自網路)

 

所以,吃暈車藥,到蘇澳站猛吐,或在肚臍眼塞酸梅,再貼上沙龍巴斯,或一路猛嚼口香糖或硬硬的肉乾騙騙腸胃,什麼都試過,只是也沒什麼用,還沒到田野,人已經將近虛脫。

 

好啦!到花蓮了,再換客運或搭花東鐵路去光復鄉,總也是平安抵達目的地了。

 

馬太鞍部落long stay

 

中研院主持研究計畫之研究員劉斌雄先生(右一)及石磊(左一)先生。

劉斌雄先生(左二)與石磊先生(左四)與計畫助理們攝於南投埔里公車站前。

 

我們參加的這項研究計劃是由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劉斌雄先生與石磊先生主持,當時共有五位助理,分別負責五個原住民族的親屬系譜調查,我負責的是阿美族,選定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部落作為第一個田野地點。

 

四十幾年前的光復鄉,除了火車站附近有小市集,算是鎮上外,其他阿美族部落如馬太鞍、太巴塱等,還保持茅草屋或水泥平房的傳統聚落形式,族人多以務農為主,捕獵為輔,和當地漢人的生活形式有頗大的差異。

 

1978年,光復鄉太平村的阿美族傳統房舍。

 

第一次去馬太鞍部落,是計畫主持人劉斌雄先生(先生是對老師的尊稱)專程引領的。他安排我借住在他當年調查秀姑巒阿美族時的老友,前縣議員王錫山家中。兩人一見面就以流利的日語彼此問候,並教導我以mama(男性長輩)、ina(女性長輩)的族語,尊稱王前縣議員和他太太。

1977-1978年,在馬太鞍部落調研期間,住在前縣議員王錫山先生家中,左為王前縣議員,右為著阿美族傳統服飾的筆者。

 

「mama」會說流利的日語和阿美族語,「ina」則以阿美語為主,我既不懂日語,更不會阿美族語,透過mama推薦,找到當地一位婦人擔任翻譯,才得以展開訪談工作。

 

過幾日,劉先生瞧著諸事就緒,就動身回台北,留下一個22歲,不懂當地語言的「歐孩」(前頭目太太幫我取的阿美名字),獨自進行至少一個月的調研。

 

Mama 在部落中是十分受到尊敬的長者,過去曾和人類學者長期相處過,了解我們的工作方式,只是我們和前一代的學者最大的差異除了能力外,當然就是語言。我慢慢的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族語,夾雜半生不熟的日語,還有比手畫腳,眼神交流等肢體語言,加上當時還住在兩老家中的小兒子和翻譯幫忙,倒也順利展開工作。每日訪談後,晚上就著昏暗的燈光,在方格箋上繪下族人的親屬關係系譜圖。

 

拋下老師奔赴愛的約會

Ina很慈祥,每日煮飯、燒熱水,喊我吃飯洗澡多休息。mama受的是日本教育,屬於部落菁英,外表看來很嚴肅,但卻也風趣愛開玩笑。

 

記得有一次,劉先生從台北專程到馬太鞍來關心我的情況,不巧我早已安排假日要離開,與服役於成功嶺的男友,兩人一東一西,橫跨中橫公路,到中間點梨山會面。男友軍中假期難得,說什麼也不能放棄這機會,因此,徵得劉先生同意,拋下老師,毅然奔赴「愛的約會」。

 

在成功嶺服役的男朋友也特地趕來部落相會。

 

二十多年後,有一次回部落探望,mama已經90歲了,身體還很硬朗,看到同行的老公,悄悄地把我拉到一邊小聲詢問:「歐孩,妳的老公是不是那時,你丟下老師,自己跑去會面的那個男朋友啊?」。原來,多年前拋下老師去會男友,老先生可一直牢記在心!

 

所幸!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簡介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